今天是来住院,还是来考试?

今天有位研究生来科室收集关于衰弱老年人相关的研究,我大概看了一下,参照的《衰弱老年住院患者护理专家共识》,因为考虑到研究不易,所以我带她一起去。
先进行了筛查:使用Frail量表进行筛查,这个量表共5个问题,每个问题1分,感觉病人还比较接受。
筛查结束后开始进行衰弱评估,采用 Fried表型衰弱量表, 该量表包含 5个维度:不明原因体质量下降 、疲乏、握力下降 、行走速度下降、躯体活动降低( 体力活动下降)。因为需要患者握力和行走,感觉病人接受就有点勉强。
衰弱评估完了,又需要进行老年综合评估。营养评估先使用营养风险筛查 2002 筛查,筛查完又进行全面营养评估 , 包 括病史采集 、 膳食调查 、 体格检查 、人体测量 、人体成分分析 、实验室检查 、社会环境评估等内容;接下来又进行临床耐力评估测试,采用的是6min步行试验;试验完,又进行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感觉病人已经有点暴躁了。我还以为就这样结束了,结果这名研究生又拿出来两份量表,分别是老年焦虑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我赶忙问还有没有,结果又抽出来一份欧洲 的STOPP/STARTS标准量表,好说歹说,病人终于把剩余几份问卷给勾选了,但是其实我感觉都是随便乱画了一下。
感觉一顿操作下来,病人都有点崩溃,这是来住院来了还是来答题来了,回来后跟研究生沟通,一定要这么多问卷吗?结果研究生把专家共识往出一拿,亲娘嘞,还是简化了,原来的共识里面还不止这么写问卷。
这次陪研究生跑完一轮老年患者评估流程,我仿佛经历了一场中世纪的医学拷问。 临床工作不是科研的流水线,老年患者本就精力有限,叠加疾病痛苦、环境陌生和认知障碍,何必用数十张量表「二次伤害」?真正的临床科研,难道不该是「让量表适应老人」,而非「让老人适应量表」?
当然,吐槽归吐槽,为科研喝彩的心还是有的~只是别再让老爷子填问卷填到怀疑人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