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分析|一例继发性不孕合并低AMH患者的助孕策略分享

丁香园旗下专家病例合作平台 · 发布于 08-17 · IP 浙江浙江
1648 浏览

继发性不孕常见于输卵管因素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而随着女性生育年龄推迟,低AMH人群的助孕策略需兼顾卵巢反应性与胚胎质量优化。本文分享一例32岁继发性不孕合并右侧输卵管切除、左侧输卵管梗阻及低AMH患者,通过个体化促排卵方案调整,首次IVF周期即成功实现宫内妊娠,以期为同类患者的助孕策略提供实践经验与参考价值。

 

病例简析

32岁女性患者,因「宫外孕术后未避孕3年未孕」就诊。患者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左侧输卵管不全阻塞,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AMH 1.44 ng/mL)及男方轻度少精子症。现要求行IVF助孕治疗。

 

病例概况

• 基本病史

√ 女方,32岁,身高157cm,体重45kg(BMI 18.3 kg/m²)。宫外孕术后,未避孕3年未孕。2021年8月因「异位妊娠」外院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2022年9月生化妊娠1次。2025年1月我院行「宫腔镜检查+通液术」,术中提示左侧输卵管不通至通而极不畅。

√ 男方,精液常规提示轻度少精子症。

• 入院诊断

女方诊断:1、继发性不孕,2、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后3、左侧输卵管不全堵塞

男方诊断:轻度少精子症

• 基础情况(2025年3月)

√ FSH:5.64 IU/L

√ LH:3.29 IU/L

√ P:0.6 nmol/L

√ E2:198 pmol/L

√ T:1.3 nmol/L

√ PRL:346.87mIU/L

√ AMH:1.44 ng/mL

√ AFC:右侧6枚,左侧5枚

• 其他情况

√ 查体:一般体格检查及妇科专科查体无异常。·

√ 月经史:平素月经规律,5~7天/35~37天,量多,有痛经。

√ 婚育史:初婚,生育史:0-0-2-0。2021年8月因「异位妊娠」外院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2022年9月生化妊娠1次。

• COS方案:

拮抗剂方案(2025年3月):

√ Gn起始剂量: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187.5 IU(D3启动)

√ Gn天数:8 天

√ 拮抗剂:西曲瑞克 0.125 mg,D7~D10

√ 其他用药: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 75IU,D9~D10

√ 获卵:6 枚

√ 获胚:2PN胚胎5枚,D3优质胚胎4枚(移植1枚,剩余3枚继续养囊)。

√ 移植:新鲜周期移植1枚D3优质卵裂胚(9I)。

√ 妊娠结局:2025-4-16 血HCG 445.34IU/L;2025-5-18 B超提示宫内早孕,单胎存活。

 

表1 卵巢刺激过程

img

 

表2 胚胎培养及处理记录

img


病例小结

治疗回顾

本病例患者采用拮抗剂方案,Gn 启动为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187.5 IU,应用6天后增量至225 IU并添加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75 IU,获卵6枚,受精6枚,最终获得4枚D3优质胚胎,培养形成囊胚3枚。新鲜周期移植9I级卵裂胚1枚,辅以地屈孕酮片+黄体酮栓黄体支持。移植后12天血HCG 445.34 IU/L,移植后32天B超确认宫内单胎活孕,首个治疗周期即成功实现临床妊娠。

 

治疗心得

经评估,该患者卵巢功能基本与年龄相符,结合AMH较低,体重偏轻(BMI 18.3 kg/m²)的情况,卵巢刺激方案选择拮抗剂方案,给予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187.5 IU 启动,应用6天后增量至225 IU,该递增方案用药可平衡卵巢反应与安全性。并在促排后期适时添加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促进卵泡成熟,最终成功妊娠。


专家简介

img

王杨 主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科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 青年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殖医学专业硕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专业博士在读。从事多年妇产科及生殖医学临床工作。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性流产、卵巢早衰等疾病。参与国家级和市级课题6项,主持完成院内课题1项,发表多篇sci论文和国内核心期刊文章,参与编写论著1篇。

不孕不育 (72)
纠错
1 2 4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