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发现和病原特征分析!

影像核医学版版主 · 最后编辑于 1 天前 · IP 山东山东
907 浏览

患者基本信息:2017年12月15日,男,40岁,河南洛阳人,有疫区旅行史和相应的临床表现。

采集病例急性期血清样本行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患者旅居史:2017年12月3日,病例至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旅游,2017年12月13日搭乘飞机经马来西亚吉隆坡中转回国,2017年12月14日凌晨5:00到达北京,上午9:00返回居住地洛阳。2017年12月15日凌晨5:00病例出现腰部疼痛并发热、体温37.8℃,上午8:00腰部及全身疼痛加重,波及胸部及双肩,胸部自查有皮疹,随至洛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

病例外出及归国无同行人员。自病例住院,于2017年12月15和16日采集急性期血清样本进行相关检测。

病例确诊:本研究采用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和序列测定的方法确诊病例为基孔肯雅热病例。疫情输入时值冬季,蚊虫活动相对静止,因此仅对病例采取了防蚊、隔离治疗措施。

病例痊愈、潜伏期结束即解除隔离,没有发现疫情扩散和蔓延。

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可能在斯里兰卡期间感染基孔肯雅病毒,为输入性病例。进化分析显示,CHIKV/Henan001/2017株与2016年中国香港hk02株在E1基因区段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与2016年印度119067株、与2016年澳大利亚INI6C1株亲缘关系较近。

hk02株同为输入株,输出地不详;119067株为2016年印度流行株,IN16C1株为输入株,输出地为印度,进化分析结果显示CHIKV/Henan001/2017株与印度地缘关系更为密切。但是,考虑到基孔肯雅病毒E1基因序列高度保守、斯里兰卡基孔肯雅病毒毒株序列有限以及基孔肯雅热近年主要在印度洋地区流行等因素[56],研究认为CHIKV/Henan001/2017株与印度的密切关系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病例自斯里兰卡输入的可能性更大。

寨卡、登革悲和基孔肯雅热等虫媒病毒病主要通过节肢动物叮咬传播,虫媒病毒在全球分布广泛,可以随着人员流动、宿主和/或媒介迁移而传播至异地,在当地引起暴发或流行。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交流日益深入、人员流动更加广泛和频繁,虫媒病毒病异地传播的种类、范围和影响也随之增大。

2014年河南省禹州发生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引发本地流行的事件7,2016年河南郑州发现并控制一起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事件。河南地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存在多种媒介昆虫,人口众多,交通发达,有利于虫媒病毒的增殖和虫媒病毒病的传播。掌握河南虫媒病毒病流行规律,密切关注国际社会虫媒病毒病发展态势,做好技术和物资储备,是防控虫媒病毒病的有效措施。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发现和病原特征分析.pdf (853 KB)
回复收藏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