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中医的底气来自于哪里?(87)—— 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1

中医内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3 天前 · IP 天津天津
955 浏览


img

 

 

《孙子兵法》“军争篇”,说:“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 此治变者也。” 意思是,不要去攻击其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阵容强大的敌人;孙子在论述如何处理战局变化时提出的策略,是主张灵活应变,避免硬碰硬的正面冲突。

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医的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有了新的意思,中医当然要解决问题,但是不是走“硬碰硬”的路子,而是走其他的路子!并不是不管“头痛、脚痛”这些具体的问题,只是从另外的路子进攻而已!

如:《经方讲习录》的作者张庆军先生在该书之中,讲了这样的一则医话:

有一位小细胞癌的肺癌患者,经过了多次化疗,也用过靶向药治疗,但病情还是恶化了,胸水、骨转移、脑转移和淋巴结转移也都出现了!医院没有办法了,只能找中医治疗。

患者家属带着患者找到张先生,说死马当活马医吧。因为患者病情重,张先生为患者3-5天更换一张处方,但总体来说效果不佳,如此过了两个月。在家属的坚持下,张先生继续为患者治疗,但决心更改一下方案。

于是张先生问患者:“你的肺癌之前有什么病吗?”

患者答:“没有。”

张先生又问:“那你的病之前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吗?”

患者答:“大便干。”

张先生问:“大便干了多长时间?”

患者答:“几十年。”

听患者这样一说,张先生心里一动,“肺与大肠相表里”!我何不从这里入手呢?于是张先生用大剂量的大承气汤合上大柴胡汤,因为患者还有胸胁痛的症状,就用这两个方剂加减而用药,结果,患者当天即见效!以后,张先生一直用这两张方剂加减,最后患者基本痊愈。8年后随访,患者除体力稍弱外,与常人无异。

下面是蔡长福老师的一则医案:

刘某,男,49岁,浙江金华人。2013年10月10日初诊。

一年前因反复咳嗽咳痰,咯血入院,确诊为左肺小细胞癌,胃糜烂,膀胱囊肿(2-3公分),左臂有结节,左侧颈部淋巴包块6公分左右。2012年6月13日检查出左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近一年内化疗10次,放疗2次,花费近20万元。

医院已经确诊其属于肺癌晚期,患者拒绝治疗两个月,期间捐出若干房产给族里做祠堂,并已经为自己准备好墓地,诸项后事也已经准备完毕。经朋友介绍,前来我处诊治。(当时,医院告知最多还能存活20天。)

患者贫血貌,疲乏无力,头晕头痛,不怕冷,咳嗽咯血,不敢多吃,饭后腹胀,常打嗝反酸,小便黄,尿频(2小时一次),小便难(要半小时),大便难,用开塞露也困难,从来不发高烧(最多37.2摄氏度),睡眠差,噩梦冷汗,腰酸,眼花,脚肿,脉沉弦有力,苔黄腻。

因患者命悬一线,救人心切,未做他想,遂处方如下:

方一,厚朴七物汤

厚朴60枳实30槟榔20大黄30桂枝15炙甘草25生姜50芒硝10(第一顿服用),(单位:克)8付十六天,(芒硝共80克);

方二,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茵陈五苓散加减,五付十五天。

上两方交替服用。

2013年10月31日,患者前来复诊时,喜形于色,面色光洁,说话有力。改善很多(血小板由3万提升至13万,白细胞、红细胞计数正常)小便畅快很多,(约5分钟),尿频消失,脚胀脚麻木消失,患者自己感觉很舒服,淋巴上的包块小了很多,头不晕不痛了,反胃消失,纳可。现在能吃一大碗饭。大便还是用开塞露,咳嗽稍有痰。舌红,前面的苔退掉,后面苔黄厚。右手关上浮,重按无力,左关浮弦。

依上方加减,再开药服一月。

再介绍一则蔡长福老师的肺癌医案:

   肖某,男,49岁,浙江人。2013-11-28日初诊,2012-9-9日,于浙江某医院查出肺癌。

2013-11-16日出院诊断为:

肺癌颅内转移,放化疗后,阻塞性肺炎,高血压二级(高危组)、内痔。有痛风史。

患者咳嗽咳痰伴气闭,发病时呼吸困难,胸闷,前来就诊时携带氧气罐,家属讲一去掉氧气罐,人就会晕倒。医院也束手无策,告知家属做好最坏的打算。至今化疗7次,胸部放疗30次,头部放疗10次,头发已经掉了一大半。

患者体瘦,下眼袋肿,不怕冷,不怕热,一脱衣服就咳嗽,夜里咳嗽加重;口稍苦,喝水多,喜凉,额头有时不舒服,眼睛流水,纳少;大便带血、稍黑,有时难解,屁多,尿频;舌暗红,右关独关浮数,重按有力,寸沉重按有力,左关浮重按有力而数,两尺脉浮数。

方一:葛根汤加柴胡桂枝汤合麻杏石甘汤合白虎汤、小陷胸汤:

葛根60麻黄15桂枝20白芍20炙甘草20柴胡叶60姜半夏20黄芩30生石膏60知母30杏仁30黄连20栝楼30五味子20干姜30大枣15枚。 五付十五天。(单位:克,下同。)

方二:厚朴七物汤加柴胡叶、黄芩:

厚朴60枳实30槟榔20大黄30柴胡叶60黄芩30桂枝20炙甘草25黄连20栝楼30生姜50大枣15枚。五付十天。

弟子问:请问师父!同样是肺癌,用方却不同,这个病人跟刘某(见上面的医案)有什么不同?

蔡师答:腹满是厚朴七物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都可以用。方二用厚朴七物汤是因为患者外感兼着里实。方一用葛根汤打头。

为什么用葛根汤呢?因为患者开始是太阳病在身上长期不解,桂枝汤证携带多年。某一天又被寒邪侵袭,麻黄证也在身上多年。但是医生不知道,患者也不知道。太阳风不解,桂枝证还在,麻黄证又出现,长期不解传给阳明,形成二阳合病的局面。就是葛根汤证了!

葛根汤歌诀:

葛根汤四麻黄三,十二枣二桂芍甘,

无汗恶风项背强,二阳合病利不堪。

 

这个葛根汤就是治疗二阳合病的,桂枝汤、麻黄汤都包含在内了,若时日再久,若再病传少阳,就是三阳合病了,口苦口干,就加上柴胡、黄芩。这个患者,就是三阳合病。

阳明表证本应无汗,为什么要用三两麻黄、二两桂枝?这就是寒大于风,以寒为主。寒大胸中必有痰饮,痰饮聚集在心下、在心包的两边,肺气舒展不开,时间日久就成了肺心病,患者就喘。患者来时,挂着氧气罐,拔掉就死,这是寒邪、湿邪过多,痰饮满了,胸中没有空间容纳空气了,就像口袋装满了一般,气转不开,患者能不喘吗?

好比口袋只能装十斤的东西,现在却硬是装了十五斤,口袋不久胀怀了吗?久之,肺里化寒、化热,黑斑、斑点、皱纹就在肺里出现了,用X光一照,显个包块,瘤子,癌症就凸显了。

这是三阳外感长期不解,肺受邪日久,气机不降,痰饮不化,所以暴喘,需要带着氧气瓶。然而,吸着氧气,也只是暂时缓解,若三阳不解,太阴不化,喘就治不掉,因此葛根汤用上,痰饮见到热气就化了。

干姜是肺的启动器,桂枝、麻黄是太阳的启动器,肺有温度,痰饮自然就化了,人也就不喘了。

太阳能消耗一切,热气能消化一切,我们看看下很大的雪,太阳一出来,晒上几天,大地就变得焦干,大自然这个温度相当重要,“太阳无光大地冷,人身怕冷缺阳光”,人体病到最后阳气起不来,寒气聚集在体内不动,就成灾成害了。

若人体的太阳温度不够了,怎么办呢?我们只能用桂枝、麻黄来给人体的太阳助力,太阳是一个气脏,含有气和水,若其人体质不行,外面又有寒气侵袭体表,水气闭在体内出不来,我们必然需要用到桂枝、麻黄的热量,让热气使表邪解掉,经络里面的水、支饮的水、胸中的水、膈肌以上的水、膈肌以下的水,都能化掉。

气管炎就是支饮,就是指由气管分出的各级分支被饮邪给堵住了,饮邪为水为稀,需要阳来温,需要燥湿,需要消水。桂枝麻黄把支饮化开,胸中干干净净,心脏不再被水包围,人也就不喘了。支饮化开水就走了,支饮不化水不走。无热不能化支饮,哪个是热的?只有桂枝与麻黄!

黄痰稠痰,痰者必有热,要化痰饮,就离不开黄连、杏仁,再加上黄芩、栀子。寒痰用半夏。

方一没有大黄,只大黄一味,用与不用意义不一样,肚子胀大便难解是肠道实,此时用大黄;若一天几次大便,这是肠道虚,则不用大黄。

患者是胸胀而肚子不胀,肚子不胀不是实呀!是邪在经络,就像水龙头关掉了,管子里还有水,这叫经热经寒长期携带,还没有化腑实证,肚子不胀,胀在胸中,三阳解不开胸中满闷而撑胀,喘不能卧,三阳合病口诀里面有呀。

“合病两三经同病,并病传归并一经,

二阳合病满喘发,自利葛根呕半同,

太少利芩呕加半,明少弦负顺长生。

滑数宿食大承气,三阳合病腹膨膨,

口燥身重而谵语,欲眠合目汗蒸蒸,

 

遗尿面垢参白虎,浮大汗下禁当应。”

其中,“二阳合病满喘发”,满是指胸胁满;喘,喘得动都不敢动;发是发烧。

“自利葛根呕半同”,什么叫自利,就是患者自己还不知道就拉在裤子里了,拉得多,来不及,还是葛根汤证;若呕者,加半夏。

“太少利芩呕加半”,刚才是二阳合病(太阳阳明),现在是太阳和少阳合病,也拉肚子,用黄芩汤,呕者加半夏。

“明少弦负顺长生”,若脉弦长大,是顺感冒,这种感冒不可怕;若脉细小软,这个病就很难治了。为什么?因为阳明少阳脉本该大,若脉小就是正气败了,是死症,很难治好。

“滑数宿食大承气”,其脉又长又大,又数又快,脉来回乱摆,脉数就是跳得非常快。腑实和里热盛,需要大承气来泻腑实,去里热。

<《内经》说“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蔡师所提倡的六经辩证,其特征就是依照十二经行事。>

 

2013-12-30复诊

患者服药第三天,就不需要氧气罐了,能自己起来走动。再吃三天,就能自己在院子里溜达,精神良好,咳嗽消失大半,纳少,但肚子不胀。

蔡师换方调理,此后,患者定期前来复诊,辩证论治,恢复良好。患者酷爱听唱戏曲,两个月后,患者能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听戏,家属阻拦不住。这都是六经辨证的效果。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