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病例的反省:因我的盲目自大而漏诊,因本能的心虚竟无意避免

病例信息
患者男,73岁
主诉:乏力5天,加重半天
5天前患者出现乏力,伴随头昏,纳差,无胸痛胸痛,到当地卫生院治疗,予以抗生素、活血化瘀药物,效果不佳。半天前,在大街走路,钱包和身份证丢了,情绪立即低落,医生感觉不对,呼叫我院120。
既往史:高血压数年,未规律服药。










病例讨论
这个病人,我要反思自己,可以扇耳光那种。
1.初步到卫生院接诊时候,医生告诉我患者一月份诊断脑梗死,且有行走不稳表现。当家属要扶着患者上厕所时,我以为是脑梗死后遗症期。结果到了神经外科住院部,一问,才知道是新发单侧肢体活动障碍症状。犯了相信他人,没有亲自细心问病史之错误。
2.患者家属说,来卫生院患者可以骑车,现在不能骑车。再一次提醒患者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又错过一次病史提醒机会。
3.初步接诊该患者,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无口角歪斜,晚上灯光暗淡,巴氏征也没有划,以为就是简单高血压,合并脑动脉供血不足,自己也没有查体(错中之错)。第3次错过确诊机会。
4.分析原因,考虑患者在卫生院住院5天,症状改善不明显,晚上呼叫120,出诊时候带着上级医师对乡镇医师的怨气,自以为我了不起(其实自己半桶水都不如)。心中埋怨,为何白天不来,晚上才叫。一开始就被情绪左右,导致判断错误,从开头就带着偏见,智子疑邻。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枉然。
5.这个患者还好没有酿成大错,源于两个原因。第一个,中国人说的来都来了,刚开始我一直劝说患者不用上来住院,就算住院也是这个样子,后来想,来都来了,累也就累这一趟,走吧。还有就是作为医生本能的心虚,万一,真的有病呢?
第二个,乡镇医生(岁数较大)一直觉得患者不对头,他的强烈第六感。我问他,你们医院有CT机器为什么不做一个头部CT。回答:太胖,一个人搬不动,所以叫你们急诊科下来。这句话让我大为光火,但是回过头一想,其实这句话侧面也提醒患者病情(肢体瘫痪)在加重。再次完美错过病史提醒机会。
6.患者什么时候发生脑出血,是5天前,还是半天前?是用了活血化瘀药物?还是高血压本身?还是钱包丢了,情绪激动所致?不得而知。
7.目前患者在神经外科保守治疗,但愿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突然发觉,作为专科医生久了,有时候会盲目而愚蠢,自大而矫揉。其实我也知道,这个根深蒂固的臭毛病短时间估计改不掉,只是希望下次尽量不要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