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2025)

皮肤性病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17 小时前 · IP 北京北京
207 浏览

ESBL⁃E即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producingEnterobacterales),是一类能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目细菌,自首次报道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常呈现多重耐药性,显著增加感染治疗失败风险及患者病死率。


  • 对于ESBL⁃E的治疗,应综合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药物的组织浓集性、药物剂型、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时间依赖性还是浓度依赖性)、药物毒性、耐药性、患者免疫状态等情况,综合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证据等级:2a;推荐强度:B]
  • 轻中度感染,推荐应用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治疗体外敏感菌;重症感染或血流感染,推荐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CRO可考虑应用多黏菌素治疗。[证据等级:1b;推荐强度:A]
  • 针对血流感染,具有ESBL⁃E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经验治疗推荐选择碳青霉烯类药物;一旦病原学明确,应尽快转为降阶梯目标治疗;无论何种来源的感染,发现并控制原发感染灶是关键环节。[证据等级:1b;推荐强度:A]
  •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使药物能够达到感染部位且产生持续有效的抑菌浓度,并避免药物毒性和减少感染复发率,应选用可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并静脉给药,推荐首选美罗培南,必要时可联合用药,推荐疗程至少3周。[证据等级:2a;推荐强度:B]
  • 呼吸系统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应根据感染程度(重症与非重症)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呼吸机相关肺炎参照重症感染用药原则,推荐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胸腔感染推荐选择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药物;纵隔感染根据临床情况,必要时联合应用覆盖抗革兰阳性球菌、抗厌氧菌的药物。[证据等级:2a;推荐强度:B]
  • 腹腔感染治疗的核心环节是清除感染灶,在控制感染源基础上,应根据感染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疗效不佳时,可选择含替加环素或依拉环素的联合用药方案,注意覆盖厌氧菌。[证据等级:2a;推荐强度:B]
  • 根据泌尿系统感染的严重程度、复杂性以及位置,选择抗菌药物种类和剂型。单纯性感染或下尿路感染,推荐磷霉素、呋喃妥因等药物口服治疗;上尿路感染、复杂性感染或重症感染按需选择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并静脉用药。[证据等级:2a;推荐强度:B]
  • 根据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合并症、肝肾功能、免疫状态等情况,将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按照危险度分层,低危患者参照轻中度感染、高危患者参照重症感染治疗原则选择用药。若除外脓毒血症,也可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单药治疗,若用后者则推荐采用合适剂量与延长输注时间。[证据等级:2a;推荐强度:B]
  • 对于感染ESBL⁃E危险因素低、无脓毒症休克、无严重免疫抑制、无合并症或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多数急诊患者,仅需根据感染部位选择单药治疗;仅重症感染时考虑联合用药方案,同时联合体外药敏试验以开展精准治疗。[证据等级:2a;推荐强度:B]
  • 治疗儿童ESBL⁃E感染,应充分考虑儿童年龄、生理功能和代谢水平的个体差异因素,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保证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对于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超说明书用药,仅可在获益远大于风险的前提下谨慎使用。[证据等级:2a;推荐强度:B]
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2025).pdf (758 KB)
细菌性疾病 (44)
重症感染 (15)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