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轶事3—保健品
一老者,男性,88岁,独居,其妻女住本市其他地方,常到药店测量血压。一天我问他:“你每天吃的药品超过5种吗”?老者说:“加上保健品,有十几种”。又问“你都吃了些什么保健品”?老者想了想说:“其它的我记不住了,有一种叫二氢槲皮素”。大概是“槲”的读音(hú)比较特殊,老者记住了。网上一查,不得了,二氢槲皮素第一个作用就是抗衰老,直接戳中了老年人的软肋。其它作用近乎万能神药,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增加免疫力、抗癌抗病毒、保护肝脏、眼睛、皮肤等等等等等等。仅有个别专家提到,服用二氢槲皮素可以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可能还会导致患者肾衰竭。女性服用容易引起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患癌几率增加。我对老者说:“这个保健品服用后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老者听后说:“怪不得我最近一直小肠消化不良”。我发现,文化水平比较高的病人总喜欢说一些似是而非的专业术语。我说:“既然这样,那个二氢槲皮素你就别吃了”。老者说:“我花了9999元买了3组(应该是3个疗程),已经吃了2组,还剩下1组,不吃下去不是浪费了吗”?我说:“这种保健品没什么用处,不吃下去只是浪费了几千块钱,吃下去胃肠道难受,损失不更大了吗”?老者听后面色阴晴不定。
我把手机上查到的二氢槲皮素的适应症拿给老者看,对老者说:“我对你进行一次科普,你说一个药品是治的病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老者听后想了想,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他认知的范畴。我换了问法:“一种药能治100种病,另外一种药只能治疗2种病,你说哪种药好”?老者笑了笑说:“哪有人一下能得100种病的,如果是癌症,一种就要命了”。我说:“是的,如果一种药品能治100种病,说明它对人体有100种作用,没有人会同时生100病。如果你只是生了一病,却用了能治100种病的药物,那么在这个药物的100种作用中,只有一种作用对你是有益的,剩下的99种作用对你来说全是副作用、甚至是毒性作用”。老者总算听明白了:“还是治的病越少的药品越好”。
我又问老者:“你的二氢槲皮素是从哪里买到的”?老者:“经常有保健品销售人员给他打电话,请他参加保健品的推介会,会议上听到推介人员讲到保健品怎么怎么好,感觉不错就买了”。这时店员插话:“我家里有肿瘤病人,也参加过这种保健品推介会,会议上推介人讲的话句句打动人心,差一点就买了保健品回来。幸好我在药店干了几十年,对药品知道一些,最后忍住没买”。这让我突然就想起了“诈骗话术”这个词。我对老者说:“以后再有这种电话你就别理他”。老者说:“你不理他,他就反复给你打电话,实在不理他,就把保健品给你送上门。上次就给我送来一种保健品,叫SPD,说是一种俄罗斯产的保健品。上面有中文,是一种固体饮料,我看没什么用,而且3900元一组,就把它退了”。我没想到保健品还能这样卖。
其实保健品就是资本催生出来的一种不伦不类的产品,它既不想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疗效,实际上绝大多数保健根本不能通过临床试验;又不愿意做利润微薄的食品;于是就是打擦边球,暗戳戳地向患者示意,这个产品能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