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讨论帖|张力性气胸的处置与思考

急诊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1 天前 · IP 河北河北
1315 浏览
icon离床医学离床医学 推荐

废话不多,先上病历


姓名:吕X      性别:男     年龄:36

主因:外伤后头、胸、腹疼痛伴呼吸困难约30分钟。

现病史:患者于约30分钟前乘坐单排小货车坐于副驾驶位置,在车辆左转向时与后方车辆相撞,司机当场死亡(由其他救护车接诊),患者伤后即感头、胸、腹部疼痛伴呼吸困难,现场路人呼叫120求救。

现场评估与处置

P:120次/分  R:30次/分  BP:140/67mmHg  SPO2:87%

神志清楚,精神萎靡,焦虑貌,问话可应答,动作遵嘱,头颅外观无畸形,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光反灵敏,左耳道及鼻腔可见少量不凝血流出,左侧胸廓略塌陷,前胸壁触痛,可及骨擦感,左胸呼吸音减弱,腹部平坦,存在肌卫,腹部压痛部位定位不准(患者焦虑),骨盆四肢查体暂无异常。

到达现场后简单判断伤情,患者交通事故致伤,且同乘人员死亡,属高能量创伤,考虑颅脑损伤,胸、腹部闭合性损伤、气胸可能性大,患者血压平稳,意识尚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暂时观察,首要问题是妥善处置胸、腹联合损伤,于现场固定颈托固定头颈部,肋骨带固定胸廓,面罩吸氧5-7L/分,铲式担架搬运至救护车,心电、呼吸、血压、血氧检测,0.9%氯化钠液 补液支持治疗。

新发体征与再次评估

上车后向前往医院汇报伤者情况,提供患者信息,通知抢救室开放绿色通道,并邀请神外、心胸外、普外科急诊会诊。救护车返程总时长估计20分钟,患者上车5分钟后即诉,呼吸困难感逐渐加重,并逐渐意识模糊,再次评估如下:

P:扪不清  R:42次/分 BP:100/60mmHg SPO2:81%

患者左前胸壁至左肩部皮下可触及捻发感,查看监护机发现很有特点的指脉氧波形,如下:


穿刺前监护图像


previewplay video



患者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伴随新发现体征不难判断,此时应是出现了张力性气胸。患者半卧位,取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利多卡因逐层麻醉,穿刺进针有落空感后即感大量气体喷出,固定好穿刺针,观察患者呼吸并动作手动进行气门开合,吸气时关闭气门,呼气时打开气门,平稳后做成单向活瓣。

穿刺后监护图像


previewplay video



再次评估与上报

再次评估患者情况:

P:132次/分 R:29次/分  BP:120/66mmHg  SPO2:90%

患者意识逐渐转清,并出现呻吟声,呼吸幅度较前加大心率逐渐回落,氧饱和度已上升至安全水平,间断出现的正弦波形也趋于平稳,再次上报车上处置及患者情况。

于救护车上再次联系我院胸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急诊会诊,入抢救室时胸外科已备好闭式引流装置,经多学科联合会诊,绿色通道行头、胸、腹盆CT后收入ICU。

入院后CT影像


previewplay video



入院后CT报告

img



思考与讨论

此病人为笔者亲历,病人抢救及时,事发当晚转诊至上级医院后经多学科会诊手术,最终好转出院。

就单纯张力性气胸患者的抢救来说,很多老师可以比笔者做的更好更完美,但在这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患者出现张力性气胸以后,监护上出现的间断正弦波。

img

事后笔者以“张力性气胸”“监护间断正弦波”等关键词检索了很多网站,都没有查阅到相关文献报道。

到此,笔者以为:监护机上出现的间断波形与患者呼吸频率对应,患者吸气时波形平坦,患者呼气时正弦波出现,考虑患者此时可能出现了心包压塞或张力性气胸最严重的并发症——纵膈摆动,纵膈随患者胸腔压力的变化发生摆动,出现了吸停脉现象(患者影像学诊断上的:纵膈及心包积气,也印证了这一事实)。

而这种在张力性气胸病人监护上看到的间断出现的正弦波,是不是吸停脉这一体征在监护上的特有表现,还需各位老师的进一步讨论与研究!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4 1 点赞
同行评议(1)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