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高校停止订购爱思唯尔数据库,文献从哪获取?

其他学科医学生 · 最后编辑于 2 天前 · IP 北京北京
575 浏览

6月24日,一则消息在学术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福州大学图书馆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停止订购爱思唯尔 (Elsevier) ScienceDirect全文期刊数据库的通知》。近年来爱思唯尔数据库价格每年涨幅为8%,到2025年,福州大学采购该数据库的预算将高达人民币620万元。如此高昂的费用,给学校的文献资源采购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img

爱思唯尔旗下的ScienceDirect数据库,在全球学术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全世界最大的STM (科学、科技、医学) 全文与书目电子资源数据库,超过全球核心期刊品种的25%,包含3,800多种同行评审期刊与37,000多本电子书,共有1,400余万篇文献,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科研的重要资源支撑。福州大学此番停订,无疑凸显了高校在面对高价数据库时的无奈。

而福州大学并非个例。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都陆续出现停止订购部分文献数据库的情况。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占比普遍不高,在41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中,仅2所高校图书馆总经费占学校总支出的比例超过1%。并且经费增长幅度有限,2019-2022年,41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的图书馆总经费仅增长了0.92%。

img

另一方面,数据库的采购开支却在快速上涨,同期这些高校图书馆的平均数字资源购置涨幅达14.10%。在经费与需求的矛盾之下,2020-2023年,已有21所211高校累计停订138个数据库,超七成因预算不足

对高校科研人员而言,数据库是获取前沿成果、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因经费停订重要数据库,科研人员便会面临文献获取难题,如因权限缺失无法获取某领域最新文献,或跨学科研究时难以全面收集多领域相关资料。


其实学术界也一直在探索解决方案,比如开放获取(OA)模式,但实践中却面临新问题:

👉️一方面,国内若全面转向开放获取,相关费用(如文章处理费APC)与学者发文量直接挂钩,且采用国际通行定价,可能因国内学者发文量增长导致总成本高于原有订阅模式;

👉️另一方面,多数开放获取文献存在时效性滞后问题,部分论文需半年甚至两三年才公开,难以满足前沿研究对即时性的需求。

如何打破资源获取的桎梏,让科研人员既能高效获取所需文献,又能降低对高价数据库的单一依赖?MedPeer的科技文献库,正致力于为科研人员提供一条更适配的新路径。

 ⭐️精准覆盖 

生物医学领域细分方向繁杂,传统综合数据库 “大而全” 的模式常导致资源冗余与精准度不足。

MedPeer深耕生物医学领域,整合4000万+期刊论文、4万余种核心科技期刊,且保持每日更新 ——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前沿,科研人员无需在海量无关信息中筛选,可直接锁定细分领域的最新成果,让资源获取更聚焦、更高效。

img

 ⭐️技术赋能 

针对科研人员的实际痛点,MedPeer通过AI技术创新降低文献获取与分析成本

⚫️英文文献标题、摘要支持智能双语对照翻译,解决语言壁垒,无需依赖第三方工具;

img

⚫️多数文献可直接在线查看或下载PDF原文,并搭载 AI 速读、AI 解读功能,自动提取研究背景、实验方法、关键图表等核心信息,大幅缩短文献筛选时间;

img
img

⚫️对话式问答功能支持针对文献细节提问(如 "样本量多少"" 实验结论如何 "),AI可快速定位关键信息并反馈,提升深度阅读效率。

img

 ⭐️生态互助 

发帖求助文献也是科研人员常用的方法,现在很多科研论坛都设有文献求助板块,但求助信息分散、响应缓慢。

img

MedPeer的文献互助功能则针对性地解决了这些痛点,若科研人员急需某篇文献全文,可通过平台发布悬赏需求,借助MedPeer的百万科研用户的互助网络获取资源,相比传统论坛求助更高效;

img

⭐️智能整合 

面对文献来源分散(开放平台、馆际互借、个人互助等)的问题,MedPeer的Deep Search工具通过 AI 算法分析研究问题,自动检索3亿全学科真实文献,生成包含核心结论、争议焦点、实验方法对比等内容调研报告,帮助科研人员无需逐篇阅读即可把握领域全貌,实现从 "碎片化获取" 到 "系统性整合" 的跨越。

img
img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