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手术控制性降压并发症
麻醉手术控制性降压并发症
临床上实施控制性降压绝大多数病人是安全的,但仍存在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目前由于没有较广泛的深入研究,很难评估控制性降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尤其控制性降压期间若降压控制失误,超过病人机体生理代偿限度时,则会引发心、脑、肾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麻醉医生必须了解控制性降压的优、缺点,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且术中尽量缩短低血压的时间。
临床上健康年轻病人进行控制性降压其并发症发生非常少,而年老体弱病人和有潜在器官功能不全者风险性较大。所以麻醉医生一定要细心评估每一例病人,做到有选择地应用控制性降压技术,只有超前预防,及时有效处理,才能有助于手术的成功,病人的安全得到保障。
一、控制性降压常见并发症及相关因素
控制性降压并发症的发生率一般除与适应症选择不当、降压技术掌握欠熟练、降压管理失误、降压药用量过多、血容量严重不足存在密切关系外,还与降压速度过快、降压程度过低、维持低血压时间过长等造成机体重要脏器功能血流改变及影响密切有关。另外,也常存在着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临床常见并发症有:
①脑缺氧与脑栓塞;
②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心搏骤停;
③肾功能不全,少尿、无尿;
④血管栓塞,可见于各部位血管栓塞;
⑤降压后反应性出血,手术部位出血;
⑥难以纠正的持续性低血压及休克;
⑦嗜睡、术毕苏醒延长,苏醒后精神症状等。
2、产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
①适应症掌握不严;
②血压过低及持续时间过长;
③降压技术管理失误;
④降压期间输血输液不足,造成血容量减少;
⑤呼吸管理欠妥;
⑥术后监护严等。
二、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术前访视病人应了解病情与全身状况,明确手术的特点和步骤,清楚病灶切除或处理的难易程度等,以便严格掌握适应症。
2、血管扩张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可产生复杂的器官血流量的改变,应用时必须充分考虑药物的利弊与相互作用关系,以便合理的选择搭配。
3、术中实施有创血压监测,可随时了解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有利于调控循环功能稳定,以维持有效的心排血量对重要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但必须强调足够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是维持器官血流充分灌注的必要条件。此外,满意的心排血量可以提供机体充足的氧供和能量物质,同时又可将体内积聚的代谢产物从组织带走。
4、控制性降压的数值应以能维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充分灌注为限度。
5、保障静脉通路流畅,防止发生低血容量。
6、术中尽量精确估计失血量,若失血较多,必要时可考虑输血,并注意输血、补液比例,以防止意外发生。
7、术后恢复期间若需搬动病人,应动作轻柔,轻拾轻放,禁忌剧烈改变病人体位,避免循环“虚脱”。
8、病人神志清醒,并经麻醉恢复室持续观察各生命体征正常且平稳后方可护送至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