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底气来自于哪里?(54)——病与证

蔡长福老先生指出:(中医)病随经走!
因此,中医学是按经络的分别对疾病进行分类的!也可以说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系统观!那么病与证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勉强用一张图表示一下“病与证”的区别:

然而通常意义上的病与中医的证,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而是分属于“形而下”和“形而上兼顾形而下”的两个不同的概念!
病与证既可以重合,亦可以分离;同一种疾病可以分属于不同的证,而同一种证也可以分属于不同的病!如下图所示:

现代医学是“因病施治”!而中医则是“随证治之”。因此,中医往往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情况!如前面我们所举的温兴韬先生的医案,是一则肝功能异常的例子。而同是“厚朴七物汤”也还可以治疗其他的疾病。如同样是温兴韬先生的医案:
一患者心肌病多年,曾因气上冲胸、晕厥而入院抢救,温兴韬先生曾用桂枝加龙牡、苓桂术甘汤等方救治,疗效始终不理想。一日,与患者闲谈时,患者自诉脘腹胀满,然而“饮食如故”,稍受凉即加重;询之其兼心悸出汗,褪时挛急,便秘、腹泻交替而作。舌苔淡润、中根黑而罩白,左脉浮按之滑,右脉弦滑。予厚朴七物汤5剂,药后患者复诊时自诉诸证悉减。
温兴韬先生的另外两则医案(温先生医案均选自其所著《步入<伤寒论>之门》一书):
一位老病号,原来是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屡以多方调治,虽有效但很难根治。一日来诊时,忽然发现其有“腹满而饮食如故”之证,乃毅然投以厚朴七物汤,不料患者药后诸证豁然。
另一位患者,亦是严重的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某三甲医院嘱其换心脏。然而患者是一位茶场的工人,根本没有换心这样的条件。后辗转来我(即温先生)处就诊。在四诊中发现其有“腹满而饮食如故”一证,投厚朴七物汤数剂病情即得缓解。依法调制数月后,体力恢复如常,可参加劳动。
温先生指出,此后遇到多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但见由此证者,投此方无不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