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红色结节2年

病例信息
进修病例分享
患者,男,37岁
主诉:背部红色结节2年余
病史:患者诉自2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背部皮肤鸡蛋黄大小红色结节,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未予重视,未特殊处理。期间皮损逐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未就诊治疗。门诊行病理检查,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专科检查:上背部见数个花生至蚕豆大小红色结节,向下浸润较深,融合成大块结节,边界不清,活动度可,质地坚韧,大小约8.5cm*5.5cm,结节表面光滑,可见细小毛细血管扩张。皮损边缘见手术缝线,切口上覆黄白色干痂。

辅助检查:背部皮损病理检查+免疫组化:免疫组化:CD34 (+),CD10 (部分阳性), S-100 (-),CK(-),Desmin (-), Ki67:阳性细胞约5%,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两侧及底部切缘仍见肿瘤组织,建议全切。

重要的术前检查:


手术扩大切除+植皮修复缺损: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病例讨论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DFSP)是一种罕见皮肤纤维组织细胞肿瘤。基于远处转移潜能及局部侵袭性,DFSP被视为是介于良性皮肤纤维瘤与纤维肉瘤间的中间型肿瘤。向高级别肉瘤的转化极其罕见。
DFSP典型表现为缓慢进展,无症状性,质硬,肤色、粉红色、紫红色、蓝色、红棕色斑块,最终进展为多发性隆起性紫罗兰色至红棕色结节。随着皮损进展,其尺寸可达数厘米,可伴毛细血管扩张。部分皮损可随皮损进展出现溃疡、出血、疼痛。皮损于数月至数年内缓慢进展,偶类似于瘢痕疙瘩或皮肤纤维瘤,尤其是对于早期病变者。
DFSP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彻底切除(伴切缘阴性)为首选治疗。DFSP预后一般较好。DFSP复发率高达50%,最常见于头颈部。10年生存率约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