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房建模
左房主要结构:包括四个肺静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以及左心耳和瓣环
左心耳特征:导管进入可见明显大a波;操作注意:不宜送入过深,存在较高风险
左侧瓣环电位特征:与右侧瓣环类似,呈现小a大v波图形


一、左房建模流程
左上肺V、左下肺V、右上肺V、右下肺V、后壁、前臂、底部

(一)建立左侧肺静脉
体位选择:PA位+左侧位
操作要点:
PA位使导管头端红色转向屏幕
上送导管至出现压力时,轻微逆时针旋转(绿色面朝屏幕)

1.左上肺静脉构建:
PA位使导管头端红色转向屏幕,上送导管至出现压力时,轻微逆时针旋转(红色面逆时针转第一个是绿色,绿色面朝屏幕),顺势打弯(红色面打弯),建立左上肺静脉下缘

顺时针旋转构建后壁
逆时针旋转构建前壁
回撤导管重复动作完成构建
2.左下肺静脉构建:
导管在左上肺静脉打弯,回撤导管,导管会滑向左下肺静脉

导管自然滑入后打弯建立下缘
松弯+顺时针旋转构建后缘
逆时针旋转构建前缘
关键指标:全程监测压力和矢量方向

(二)建立右侧肺静脉

体位选择:PA位+右侧位
操作要点:
导管回撤至心房中央,红色面转向屏幕
1.右上肺静脉构建:
顺时针旋转上送导管
打弯建立右上肺静脉的下缘,后回撤导管
小弯+逆时针构建后壁
顺时针构建前缘

2.右下肺静脉构建:
较大弯度进入后松弯建立上缘
小弯+顺时针构建前壁(矢量箭头冲前)
逆时针构建后壁
特殊技巧:通过矢量箭头方向判断贴靠位置
3.建立左心房后壁

操作方案:自上而下结合旋转
关键技术:
PA位保持红色面冲向屏幕
交替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压力控制:不超过10g
距离判断:压力过小(说明导管距离后壁远),提示需前送导管
4.建立左心房前壁
观察体位:主要采用AP位
关键标志:
大a波出现提示进入左心耳
需区分前壁与左心耳边界
构建方法:交替打弯/松弯配合旋转
5.构建左心房的底部
临床技巧:实际操作需使用鞘管+倒U技术
模拟限制:演示中未展示鞘管操作细节
6.补充前壁
重点区域:右肺静脉前壁
补充方法:
导管进入右下肺静脉后顺时针旋转贴靠
回撤过程中调整弯度完善前壁
(三)消融应用案例
1.左肺静脉消融:
左肺静脉后壁消融:顺时针旋转贴靠,逐步下移
左肺静脉前壁消融:需先定位静脉口(观察导管脱落点)
压力控制:保持平稳压力变化
2.右肺静脉消融:
右肺静脉顶部消融:需采用反弯技术避免直接顶压
右肺静脉下缘消融:临床需配合鞘管做倒U操作
并发症预防:特别注意呼吸相压力变化对顶部消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