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ISTH亮点荟萃:多项血友病A/B研究公布,科技进步打开血友病治疗新格局
引言: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形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凝血因子VIII(FVIII)(血友病A,HA)或凝血因子IX(FIX)(血友病B,HB)缺乏所致。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血友病的治疗手段也逐步发展,同时也推动了血友病治疗目标的升级;探索更优化、更高效的个体化治疗,甚至追求血友病临床治愈,已成为目前的重要战略方向。
为了推动血栓与止血领域的发展,提升全球对出凝血相关疾病的认知、预防、诊断与治疗水平,2025年6月21日至25日,第33届国际血栓与止血大会(ISTH)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值此契机,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与止血诊疗中心主任杨仁池教授结合2025年ISTH最新进展,解读血友病前沿热点,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HB基因治疗能持续多久:中国方案截至目前[1-3]最长随访数据公布
HB进入基因治疗时代
HB约占整体血友病患者的15%-20%[4]。目前,依靠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仍是HB 的主要治疗,但存在需要终生频繁静脉注射,因子水平存在峰谷波动等不足,因此基因治疗成为治愈血友病患者的理想方法[5]。此外,血友病 B为单基因遗传性疾病,是基因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模型[6]。血友病基因治疗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一次输注携带FIX基因的载体药物,促使患者体内实现内源性FIX的持续表达,进而减少甚至摆脱对外源性FIX的依赖,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全新路径。
中国方案:波哌达可基注射液4-5年随访结果公布
近年来,基因治疗在HB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本次ISTH大会上,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鞠满凯医师报告了基因疗法波哌达可基注射液在HB患者中的长期随访结果[7] (图1)。这是一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张磊教授于2019年发起的单中心、单臂探索性试验,评估单次静脉输注波哌达可基注射液在中国成人HB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7]。研究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间共纳入10例HB受试者(关键入组标准包括FIX≤2%,无FIX抑制物,AAV中和抗体≤1:4且结合抗体≤1:200及肝脏健康状态评估等),受试者接受单次输注波哌达可基注射液5×10¹²vg/kg,治疗前1周开始以1mg/kg/d开始预防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并规律减量。治疗后定期评估FIX活性、肝功能,收集受试者临床出血情况和不良事件等。

图1. 鞠满凯医师在2025年ISTH大会现场作报告
截至目前,10例受试者中有9例完成4年随访,3例完成5年随访,1例受试者在第159周时FIX活性降至2%,恢复因子替代治疗。整个随访期间,FIX表达稳定,平均FIX 维持于35%以上,其中完成5年随访的3例受试者平均FIX活性为36.9%(一期法,actin FSL试剂)。波哌达可基注射液治疗后各时间点的FIX:C平均值维持稳定表达(图2)。治疗后6个月至5年期间,90%受试者无出血,90%无外源性FIX注射,100%无靶关节。长期随访过程中无肝毒性,无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无FIX抑制物,无血栓形成及恶性肿瘤事件[7]。

图2.采用基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一期法检测凝血因子IX活性
该研究是目前波哌达可基注射液最长随访时间数据,证明了来自中国的血友病基因治疗药物疗效可以长期稳定维持,且安全性良好。目前波哌达可基注射液已进入中国临床使用,期待未来有更多真实世界证据产出。
真实世界数据展示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血栓相关数据;数字化助力HA管理迈上新台阶
EUHASS前瞻性数据:重组FVIII血栓发生率较低
血友病A的治疗,在止血的同时,也应注意血栓事件发生的风险。本届ISTH大会上,一项研究报告了欧洲血友病不良事件报告系统(EUHASS)中2008年-2023年共209,058患者年的所有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者的血栓事件发生 [8]。研究结果显示,重组FVIII血栓发生率为0.4-0.73/1000患者年,血源FVIII/VWF为1.2/1000患者年;旁路制剂发生率为2.4-2.8/1000患者年(其中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为2.4/1000患者年),再平衡制剂发生率为0.93/1000 患者年;艾美赛珠单抗注射液为0.93/1000患者年。
数字化助力HA管理
在HA的管理中,由于患者个体情况差异(如在经济条件、运动需求、康复治疗等方面的不同)和药代动力学(PK)参数差异,为了更好的将FVIII安全、有效的应用于HA患者,避免药物浪费,国内外指南均建议根据患者特点制定最佳的个体化用药方案[9]。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移动设备上的APP工具就可以协助评估患者PK参数,从而满足患者个体化给药的剂量和频次需求。注射用重组人FVIII剂量计算软件(简称PK软件)通过稀疏采样基于群体PK 模型 + 贝叶斯概率算法可针对不同患者的特征和需求个体化预估FVIII所需用量,有效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持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PK软件针对使用注射用重组人FVIII的患者,使用2个或以上样本即可计算半衰期,为制定个体化预防方案提供依据[10]。
杨仁池教授点评
近几年,血友病的治疗进展迅速,对血友病治疗目标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血友病患者能够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是当前血友病的治疗目标。目前HB治疗已迈向基因治疗新时代,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仍在探索中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如何突破对于年龄、肝脏健康状态等方面的要求限制,仍需进一步探索。HA领域,EUHASS 的前瞻性数据为出血性疾病治疗的血栓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依据,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大数据模型、PK软件这些科技发展的产物也展示了在血友病管理中的巨大潜力,且也在不断向前更新迭代。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也为未来血友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期待未来通过药物研发和技术创新,让更多血友病新型诊疗和管理方案走进临床。

参考文献:
[1] Xue F, Li H, Wu X, et al. Safety and activity of an engineered, liver-tropic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 expressing a hyperactive Padua factor IX administered with prophylactic glucocorticoids in patients with haemophilia B: a single-centre, single-arm, phase 1, pilot trial. Lancet Haematol.2022 Jul;9(7):e504-e513.
[2] Poster 3582-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 engineered, liver-tropic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 expressing factor IX Padua administered with prophylactic glucocorticoids in patients with hemophilia B: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phase 3 trial. 2024 ASH
[3] OC 30.4-Sustained efficacy of gene transfer with BBM-H901 in Chinese Hemophilia B patients:results of long term follow up. 2024 ISTH.
[4] 迟骋,郭杨,杨仁池.《血友病患者出血急诊管理中国指南》解读[J].临床血液学杂志,2024,37(11):759-761.
[5] 王朝荣. 乙型血友病患者的治疗进展[J].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志,2013,36(2):147-150.
[6] 王馨,闫振宇. 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8,41(04):317-321.
[7] OC 69.2 - Gene transfer with BBM-H901: results of long term follow up in Chinese Hemophilia B patients. 2025 ISTH.
[8] OC 64.2 - Thrombotic rates in bleeding disorder individuals treated with concentrate or bispecific antibody.2025 ISTH.
[9] 殷怡维,等. 基于药动学的A型血友病的凝血因子Ⅷ个体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学杂志.2021;56(24):1968-1973
[10] 王甜甜,王杰,乔翠翠,等.myPKFiT®软件在血友病A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23,29(06):249-253.
审批编号: VV-MEDMAT-123342
获批日期:2025年7月;仅供围ISTH会议期间使用
声明
本资讯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本资讯提供的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作者及武田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