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左房及肺静脉三维电生理解剖模型的构建技巧-每日一学

心血管内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8 小时前 · IP 湖南湖南
122 浏览

【点击播放视频-左房及肺静脉三维电生理解剖模型的构建技巧】(关注账号每日更新一期))

视频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左心房三维电解波模型的过程。通过展示三维CT图像和实际操作录像,详细介绍了左心房的特征性结构、建模步骤、导管操作技巧以及消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旨在帮助心脏电生理医师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和治疗。

img
img

主要内容:

  • 左心房特征性结构
  • 肺静脉:左心房有四个肺静脉,分别是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肺静脉。
  • 左心耳:位于左上肺静脉前方。
  • 二线半环:左心房的一个重要解剖标志。
  • 建模步骤
  • 房间隔穿刺:首先进行房间隔穿刺。
  • 肺静脉造影:进行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肺静脉造影。
  • 三维电解泡膜构建:使用三维电解泡膜在标志系统中构建几何模型,分为前后两部分。
  • 后前位:重点观察左心房后壁和四肢肺静脉,按顺序构建各肺静脉。
  • 前后位:构建左肺静脉前壁、左心耳和二线半环。
  • 体位参考:建立影像参考体位,包括后前位、前后位和左前斜位,用于区分左右和前后。
  • 导管操作技巧
  • 基本操作:导管操作主要包括前推后撤、打弯松弯和旋转。
  • 旋转方向
  • 左侧肺静脉:逆时针转朝前,顺时针转朝后。
  • 右侧肺静脉:逆时针转朝后,顺时针转朝前。
  • 实际操作:通过实际病例演示,展示了如何使用PANDORA导管构建左心房和肺静脉模型,包括呼吸门控、导管前进后退、打弯松弯和旋转等操作。
  • 消融建议
  • 消融顺序:建议初学者在消融右侧肺静脉前臂时从下到上,避免导管侧滑至右心房。
  • 工具与技术
  • 多电极导管:常用的多电极导管包括PANDORA导管、八爪OCR类导管、雅培多电极标识导管和博克Resume OLAY网蓝标志导管等。
  • 三维CT:建议所有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先做三维CT,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左心房和肺静脉的解剖细节。

总结:视频的核心观点是构建左心房三维电解波模型的关键在于详细了解左心房的特征性结构,并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操作技巧。强调了三维CT的重要性,以及在建模过程中正确使用导管操作的三个基本方向(前推后撤、打弯松弯和旋转)。此外,视频还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案例,展示了如何根据导管的旋转方向到达目标位置,并给出了消融过程中的建议,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应从下到上消融右侧肺静脉前臂以避免导管误入右心房。整体而言,视频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心脏电生理检查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img

关注主播,每日更新

回复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