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铅的检测结果会有较大误差?
天水某幼儿园69名儿童铅中毒的新闻,官媒都在报道当地医院血铅检测结果和西安医院相差几十倍。
一位我很喜欢的博主项栋梁质问道:《连幼儿园血铅中毒的事都想压下来,维稳思维令人发指!》

这里博主犯了一个很常见的错误。
实际上,血铅的检测结果就是容易有较大误差。
首先,静脉血与指尖血就有较大误差。
虽然,标准要求是静脉血,但实际操作时,幼儿园的幼童检测时,是不太容易用静脉血做检测的。
指尖血的误差较大的原因有:
①采血者未正确使用手套
②使用被含铅油墨污染过的酒精拭子
③儿童手指未充分清洁
④未擦去第一滴血
而且,这4个因素里的前2项也会干扰静脉采血测血铅的结果。
因此,如果采样不规范的情况下,单纯就静脉血的检测结果来说,也未必那么可靠。
除采样可以引发误差外,检测的方法学也会有影响。
[视频]

比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确是金标准。但实际临床操作时,并不是所有的医院、检测中心有这个检测方法。
因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成本高昂。该方法对内标物、标准样品,乃至超纯净水等有很高的要求。
如果这些内控质量要求做不到规范,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的结果也未必可靠。
而做到规范,则成本相对高昂。
根据我了解,国内医院普遍没有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来检测血铅,不因为别的,因为成本高昂,而目前的收费标准会导致“检测=亏本”。
少数医疗中心,会用其他挣钱项目来弥补这个项目的亏空。但有这能力的医院不多。
必须指出的是,其他检测方法也不是不行。在血铅浓度很高的时候,其他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是没问题的。
只有血铅浓度相对偏低时,才需要更高标准的检测方法来确保检测的精密度。
但是,医院检测血铅,通常是为成年人腹痛的血铅中毒水平。这就让其他相对精密度没那么高的检测方法也可行。
说到底,我们设定标准时,往往选择的是理想状态。
但现实,并不理想。
多说下,其实美国人,包括美国儿童,铅中毒的水平也常见。
某些数据显示,美国铅中毒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超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