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石桂秀、刘源教授团队揭示--干燥综合征病因及致病新机制

医疗行业从业者 · 最后编辑于 4 天前 · IP 浙江浙江
261 浏览
icon一眼万年_连仲 达人已点赞

按:

某患者一直为自身患“干燥综合征”四处奔波求医问药,中西医并举,费尽精力。本版介绍 2 文 ,现代医学研究:病毒,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理中作用。可以说,现代医学精细到分子深度,中医学,强调整体平衡,对立统一。但现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仍处在痛苦中。


2025-07-07,14:50 , 收录


石桂秀、刘源教授团队揭示——干燥综合征病因及致病新机制

作者: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石桂秀 刘源教授团队

论坛报,2025-06-19D版 (4)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Disease, SjD)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如唾液腺、泪腺),导致腺体功能障碍和进行性组织破坏,临床表现为口干、眼干以及多系统损伤。本团队聚焦于干燥综合征驱动因素、免疫病理损伤及系统受累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多篇研究内容入选2025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 年会oral/poster展示,在此进行编译解读。




【1】Oral1 全唾液病毒组分析揭示Vientovirus分子模拟SSA/Ro52在干燥综合征中的作用


研究背景


病毒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被认为扮演重要角色,但SjD中病毒组的具体变化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口腔病毒组SjD的关系,此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全病毒组测序技术,全面分析Sj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HC)唾液中的病毒组差异,重点关注病毒组变化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并探讨特定病毒(如Vientovirus)在触发自身免疫反应中的潜在作用。


核心发现


本研究系统揭示了唾液中的病毒在SjD发生发展中的潜在致病作用及其生物学机制。首先,通过对SjD患者唾液样本与健康对照者的宏病毒组测序分析,发现SjD患者的唾液病毒群落多样性显著改变,尤其在高疾病活动度(ESSDAI≥14)患者中表现更为显著。患者样本中,噬菌体Siphoviridae家族的丰度显著升高,而多种真核病毒,如Vientovirus、Epstein-Barr virus(EBV)、Tomato mosaic virus等检出率和丰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提示唾液病毒组紊乱可能与SjD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


进一步的功能验证实验聚焦于Vientovirus这一新近发现的环状单链DNA病毒。通过蛋白序列比对分析,发现Vientovirus的衣壳蛋白与SjD标志性自身抗原SSA/Ro-52肽段具有相似性,提示其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团队合成了Vientovirus模拟肽并进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模拟肽免疫的小鼠可产生抗SSA/Ro-52抗体,导致泪腺组织损伤、局部淋巴细胞浸润及免疫复合物沉积,模拟了SjD患者的典型病理特征。这一结果首次证实了Vientovirus可能作为分子模拟源,通过诱导免疫耐受破坏和自身免疫反应,参与SjD的发病过程。


此外,本研究还探索了唾液病毒组特征在SjD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研究团队基于唾液中病毒多样性及丰度信息构建了SjD诊断模型,并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其准确性,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AUC=0.896)。这一结果提示,唾液病毒组特征不仅反映了SjD的病理状态,也具备潜在的早期诊断价值,为SjD的无创筛查和高风险人群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SjD患者唾液病毒组特征的显著紊乱现象,并通过功能验证实验提出了Vientovirus通过分子模拟诱发自身免疫反应的新型发病机制,同时验证了病毒组特征作为辅助诊断标志物的潜力。这些发现为进一步阐明Sj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并为后续基于病毒组特征的早期筛查和精准防控策略奠定了基础。


临床启示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SjD患者唾液病毒组的特异性改变,尤其是Vientovirus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触发自身免疫反应,为SjD的病因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Vientovirus及其模拟肽的检测可能作为SjD的辅助诊断工具,尤其是对于抗SSA/Ro-52抗体阳性但病因不明的患者。此外,病毒组特征的联合分析可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针对Vientovirus的干预措施(如抗病毒治疗或疫苗开发)可能成为SjD治疗的新方向。调控病毒组平衡也可能为缓解疾病症状提供新思路,但需要进一步明确Vientovirus的具体宿主及其感染机制。同时,临床研究应关注病毒组变化与疾病活动度的动态关联,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2】Oral2 CXCL12/CXCR4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中的研究


研究背景


SjD发病的病理机制未被完全阐明,特别是免疫细胞如何在腺体内聚集并形成慢性炎症微环境,缺乏明确的分子机制解释。CXCL12(又称SDF-1)属于CXC家族的趋化因子,广泛参与淋巴器官的形成、免疫细胞归巢以及局部微环境维持,其受体CXCR4在T、B和NK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上表达。本研究通过临床样本、动物模型构建及阻断实验,对CXCL12及CXCR4在SjD中的表达模式、致病作用及其作为潜在干预靶点的可行性进行系统性研究。


核心发现


本研究通过对SjD患者唇腺活检和血清样本的检测,发现CXCL12的表达在患者血清和唇腺活检组织中显著升高,其受体CXCR4在腺体浸润的T、B淋巴细胞中呈高表达,提示CXCL12/CXCR4可能促进免疫细胞趋化至靶组织并形成病理性聚集。在实验性SjD小鼠模型中观察到唾液腺和泪腺组织中CXCL12和CXCR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伴随明显的异位淋巴样结构(ELS)形成。


为验证CXCL12/CXCR4在病理过程中的功能,团队使用小分子抑制剂AMD3100特异性阻断CXCR4与CXCL12结合,结果显示AMD3100治疗组小鼠唾液腺及泪腺功能显著恢复,唾液腺及泪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显著下降,引流淋巴结中的生发中心B细胞比例显著减少,表明CXCL12/CXCR4轴在SjD唾液腺及泪腺中局部炎症微环境维持中起关键作用。使用编码CXCL12腺相关病毒AAV注射小鼠颌下腺诱导SjD模型后,腺体分泌功能显著下降,唾液腺淋巴细胞浸润及腺体结构破坏程度加重。


临床启示


本研究揭示了CXCL12/CXCR4通过促进T、B淋巴细胞的趋化、支持异位淋巴样结构形成和维持慢性炎症微环境,参与SjD局部免疫病理特征的形成。AMD3100干预试验提示,阻断CXCL12/CXCR4信号有望减少腺体免疫细胞浸润,改善腺体功能。CXCL12/CXCR4的异常激活提示其作为疾病活动度标志物的潜力,未来可结合其他生物标志物检测,辅助临床分型及精准治疗决策。




风湿免疫专刊2025年06月19日D版 (4).pdf

干燥综合征 (39)
损伤 (112)
回复1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