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iPS相关研究最新进展「2025年6月第一期」
【1】激光伤眼别担忧!Mil Med Res:干细胞"补丁"成功修复大鼠视网膜,视觉功能显著改善,为失明治疗带来新曙光
2025-06-05报道,近日,Mil Med Res刊载了一项重要研究Stem cell-derived co-grafts contribute to retinal reconstruction and visual functional improvement in a laser damaged rat model,来自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首次利用由RPE和视网膜类器官(RO)片组成的新型组织工程共移植物,在激光损伤大鼠模型中开展了视网膜修复研究,为视网膜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该研究成果不仅在视网膜修复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更向临床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无数受视网膜疾病困扰的患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创新的治疗方法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让我们共同期待眼科医学领域的这一重要突破早日惠及临床。
原文;doi:10.1186/s40779-025-00601-7
【2】类器官周报:蝙蝠类器官揭示抗病毒免疫机制;褪黑素与PGE2协同促进肠道类器官再生;新型类器官模型助力阿尔茨海默病研究
2025-06-04报道,5月21日,维也纳生物中心研究团队在《Nature Immunology》发表研究,利用埃及果蝠组织构建了呼吸道和肠道类器官模型,解析蝙蝠上皮免疫应答的关键特征。研究建立了蝙蝠鼻腔、支气管、肺泡及小肠的气液界面(ALI)培养和三维类器官模型,再现了体内上皮的细胞多样性。单细胞RNA测序显示,蝙蝠呼吸道类器官包含多种细胞类型,小肠类器官则模拟了体内上皮结构。蝙蝠类器官在未受IL-13刺激时杯状细胞稀少,提示体内环境信号对上皮分化的调控作用。
该研究揭示,蝙蝠上皮细胞通过IFNε驱动的ISG组成性表达与诱导性Ⅰ/Ⅲ型干扰素应答的协同作用,限制病毒扩散并避免过度炎症。IFNλ3的自我放大通路可能是蝙蝠为平衡抗病毒防御与组织稳态而进化出的关键适应性机制。这些发现为探索基于IFNλ的黏膜免疫增强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尽管类器官平台捕获了上皮固有免疫,但缺乏免疫细胞成分,未来需整合基质细胞或免疫细胞以完善模型。
【3】Cancer Cell:卡介苗通过造血重编程,促进抗肿瘤免疫
2025-06-03报道,2025 年 5 月 29 日,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 Cell 子刊 Cancer Cell 上发表了题为:Microbial cancer immunotherapy reprograms hematopoiesis to enhance myeloid-driven anti-tumor immunit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微生物癌症免疫疗法——卡介苗,通过重编程的造血干细胞/祖细胞(HSPC),增强抗肿瘤免疫。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膀胱内给药卡介苗可全身性重编程造血干细胞/祖细胞(HSPC); HSPC 的重编程依赖于 INFγ,并增强髓系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 重编程的髓系细胞增加了 T 细胞浸润,并与 PD-1 阻断发挥协同抗癌作用; BCG 处理的 HSPC 产生的中性粒细胞能够抵抗促肿瘤转化。
因此,研究团队得出结论,膀胱内给药的卡介苗通过造血作用发挥全身性作用,这突显了造血干细胞/祖细胞(HSPC)重编程在增强 T 细胞依赖性肿瘤免疫的先天驱动因素方面的广泛潜力。
【4】Dev Cell:首次开发出人类多能干细胞衍生性胰岛类器官,将推动糖尿病研究和细胞疗法的发展
2025-05-31报道,在一项前沿研究中,马克斯 - 德尔布吕克中心科学主任 Maike Sander 领衔的团队成功开发出胰腺激素分泌细胞的血管化类器官模型,即具有血管网络的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衍生性胰岛(SC-islets)。 这一成果发表于《Developmental Cell》杂志,有望推动糖尿病研究与细胞疗法迈向新高度。

Sander 计划利用这种类器官模型深度研究 1 型糖尿病,培育源自患者细胞的血管化类器官并植入微流控芯片后加入患者免疫细胞,旨在揭示免疫细胞如何摧毁 β 细胞,助力未来疗法开发。 这一创新突破不仅为糖尿病研究者提供了更优质的研究模型,也为糖尿病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有望为全球数亿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原文; DOI: 10.1016/j.devcel.2025.04.024.
【5】Mol Psychiatry:新型类器官解锁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密码,助力药物研发
2025-05-30报道,近日,Mol Psychiatry杂志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 brain extracts induce multiple pathologies in novel vascularized neuroimmune organoids for disease modeling and drug discovery,来自普渡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的血管化神经免疫类器官模型,首次在体外成功复现了sAD的核心病理特征,并验证了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潜力。这一突破为AD,尤其是散发性AD的机制研究和治疗开发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原文;doi:10.1038/s41380-025-0304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