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三个方法判断qPCR数据能不能用?

医疗行业从业者 · 最后编辑于 6 天前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北河北
140 浏览

看完这篇,再也不怕被导师追着问“数据怎么又废了?”

一、扩增曲线:S型才是真命天子!

✅ 合格标准:

• 曲线像顺滑的滑雪道(S型),指数期陡峭,平台期平稳。

• 荧光值至少>3,无锯齿或二次抬头。

❌ 异常预警:

• 锯齿状:移液手抖/仪器信号不稳,用多通道移液器+检查仪器。

• 平台期过早:模板浓度过高(>100 ng/μL),稀释10倍再测!

• 无曲线:RNA降解/引物失效,换一批试剂重新提RNA。

二、阈值线:位置决定CT值命运!

✨ 设置秘诀:

• 默认选基线标准差的10倍,手动调整时要卡在指数期中间段(像切蛋糕切到奶油层)。

• 太高会漏掉低表达基因,太低易被背景干扰。

⚠️ 新手误区:别跟风调阈值!先看所有样本的曲线走势再决定。

三、CT值:15-35是安全区!

🔍 数值密码:

• 目标基因:15-35个循环(低表达基因可放宽到38,但需谨慎)。

• 内参基因(如GAPDH):18-28个循环,且不同样本间波动≤1个循环。

🚫 雷区警告:

• CT>35:信号太弱,加模板量或优化引物。

• CT<15:模板过量,稀释后重测!

四、内参基因:稳住数据的定海神针!

🔄 选择原则:

• 选稳定表达的看家基因(如β-actin、18S rRNA),避开应激相关基因。

• 所有样本的内参CT值CV<5%(技术重复),组间波动≤1个循环。

❓ Q&A:内参CT值飘了怎么办?

• 先查RNA质量(OD260/280=1.8-2.0),再检查反转录效率。

五、重复性:数据 reproducible 才是王道!

🔄 技术重复:

• 同一样本测3次,CT值差异≤0.5,定量结果CV<10%。

• 用**Excel公式=STDEV.P(CT值)**算标准差,>0.5就重做!

🔄 生物重复:

• 组内样本CT值分布集中,用GraphPad画箱线图,异常值(Z-score>2)直接剔除。

六、溶解曲线:单峰才是真·专一!

🔥 黄金标准:

• 熔解峰尖锐单一,Tm值75-90℃(比引物二聚体高5-10℃)。

• 无杂峰(二聚体峰在70-80℃,需优化引物

img


img


img


img
2 收藏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