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慢性肾炎透析患者死亡的反思

妇产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06-30 · 来自 Android · IP 福建福建
640 浏览

病例信息

一、基本信息

郑某,女,56岁 

透析龄7年

原发病:慢性肾炎 

体型:肥胖(BMI 38.05kg/m2)

既往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

透析方式:4次/周(HD+HDF+HP) 

每次脱水量3000-4000ml左右 

img


2024.9.18 心脏彩超:

射血分数:51.8%

左房室增大。

左室壁增厚。

三尖瓣轻度反流。

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低限。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心包积液。(心包腔见无回声区,前后径10.2mm)

img


肺部CT检查情况:

1.左肺、右肺中叶多发炎性病变,建议治疗后复查。

2.右肺下叶前基底段结节灶,较前相仿,建议定期复查。

3.心包大量积液,较前增多。

4.右乳结节影,建议必要时进一步检查。

5.双侧肾上腺增粗,增生可能。

6.双肾萎缩。

7.双肾多发囊肿可能。

8.双肾周筋膜模糊,炎性改变?请结合临床。


9.腹壁皮下水肿。

img


入住 ICU,死亡过程:

img



img



病例讨论

死亡原因分析:

1.透析相关性心包炎、心包填塞;

2.大量心包积液压迫心脏,心包穿刺大量快速引流导致心腔压力骤降,引发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

(一)知识点: 关于心包穿刺引流的一些相关要点:首次引流量

   一般首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 - 200ml。因为短期大量抽取心包积液可能导致回心血量突然增加,心脏负荷过重,从而引发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同时,快速大量抽液还可能使心包腔内压力骤降,引起心脏摆动,增加心脏损伤的风险。 

后引流量及速度:   后续每次引流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但通常也不超过500ml。引流速度要缓慢,以每小时50 - 100ml左右为宜,避免快速引流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如果积液量较多,需多次穿刺抽液,以逐渐缓解心脏压塞症状,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确保患者安全。

(二)知识点: 关于透析相关性心包炎:约3%~4%透析患者死于心包炎所致心包填塞、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一、尿毒症性心包炎

  指尿毒症患者透析前,或尚未开始正规透析所发生的心包炎,随透析治疗而迅速缓解。目前,随着适时透析概念的推广,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一旦确诊,提示病程进展至终末期需维持透析。

二、透析相关性心包炎:指维持透析后发生的心包炎,也称“透析后心包炎”。

(一)病因 反复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高分解代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营养不良等。部分直接诱发本病,但多数因透析不充分而间接诱发本病。

(二)诊断 典型表现心前区疼痛伴体检闻及心包摩擦音。少数患者表现透析中频繁发生低血压,或临床无症状伴心脏超声检出大量心包积液。(羟乙基淀粉预充、透析中维持)

(三)治疗 少量无症状性心包积液,无需特殊处理。有症状者定期超声心动图监测积液量变化。强化透析,强化脱水,维持均衡的营养状态。重在预防心包填塞。心包填塞演变快速,缺乏前驱症状,超声心动图可漏诊,死亡率高。部分患者可无奇脉,透析中发生原因不明的低血压可能提示心包填塞。需正确判断,及时引流,以免延误。

回顾患者疾病进展:

img


后期透析患者管理的改进:保证充分透析

保证一周3-4次透析治疗(包括HD、HDF、HP)

积极纠正透析中急性并发症,保证每次透析时长

控制相关质控指标达标,减少透析远期并发症

2.大检查项目(如心脏彩超、肺部CT等),至少保证每年一次,如有相关症状,随时复查

3.加强医务人员对透析近、远期并发症的认识,及时准确判断和干预

4.加强患者宣教,医患配合共同管理

5.加强医院科室之间的交流,共同管理慢性病患者的各系统并发症

慢性肾炎综合征 (23)
纠错
2 2 12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