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工作量又要增加了?卫健委已发文:月底之前实施!

今年4月,国家卫生委、中医药管理局、疾控局联合发布了《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检查检验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对于各类二级医疗机构(其他医疗机构参考)的临床检查检验行为进行进一步规范,其中重点包括:
1、全面梳理检验套餐:遵循 “最少够用”原则,设计检查检验套餐,严禁将临床意义不足、缺少循证支持的项目用于临床诊疗。项目梳理需在2025年6月底前完成。
2、重点关注项目:重点关注血尿便三大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免疫、肿瘤标志物、人体基因检测等检验项目组套中是否存在必要性不强或重复的项目。
3、项目分级管理、立分级审核制度
文件下发后,有不少地方开展了检验检查项目管理的论证。
浙江发文
检验套餐应拆尽拆
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率先发布关于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临床检查检验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文件在国家文件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要求:
在“最少够用、动态管理”原则下,浙江要求医保服务项目中的套餐可保留,其他套餐“应拆尽拆”。
自设检验组套需依据临床诊疗指南等,结合实际科学设计,不含必要性不强或重复项目,放射检查原则上不设套餐。
在浙江省2024版医保目录中的套餐组合,检验一共有15个套餐类别。不过最新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中,新增了BNP定量检测和BNP定量检测(急诊)作为套餐内容,共计17项。

根据套餐设置,生化常规16项,单独的肝功8项,血脂4项,心肌酶4项,肾功3项。免疫类甲功5项,肿标只剩3项:含癌胚抗原测定(CEA)、甲胎蛋白测定(AFP)、糖类抗原测定CA19-9。
河北发文
检验套餐摸底调查
河北省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开展重点医学检查检验项目组套情况摸底调查的通知》中要求,填报医学检查检验项目组套统计表,做到应报尽报、应填尽填。

组套类别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免疫、肿瘤标志物、人体基因检测、X 线 、CT、 核磁共振、核医学等项目,同一类别的多种组套方式应全部列出(如血脂全项、血脂三项、二项等)。
省级以外,还有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也发布了相关通知。

检验套餐解绑
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此前,在各地发布的《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行为负面清单》中,因为检验套餐被罚的案例很多。
常见的有“粪便常规”与“粪寄生虫镜检”、“粪寄生虫卵集卵镜检”、“粪寄生虫卵计数”同时收费;
开展血常规检查时,同时收取血常规分项、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异常白细胞计数、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有核红细胞计数等费用;
电解质检测与钙测定、无机磷测定打包为检查套餐,无指征为住院患者普遍开展检测。
所以各地医疗机构近2年都已经在大量解绑检验套餐项目,随之也有一些问题产生。
首先是临床医生的负担提高,开检查的繁琐程度提升,得按个点选,不熟悉的项目还需要联系医技科室确认,增加沟通成本。



其次是可能造成的试剂浪费,成本提高。


而且套餐解绑后项目组合多样,信息系统需升级以支持复杂计费和项目管理,增加系统维护成本。同时,检验流程管理更复杂,需投入更多人力进行协调和管理,人力成本上升。
检验降费不可避免,你所在的医院开始推行了吗?
检验人的出路在哪?会对临床医生产生什么影响?
欢迎各位战友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