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3C-qPCR|染色体构象捕获定量分析:一个高阶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核酸基因技术版版主 · 发布于 06-09 · IP 上海上海
5028 浏览

什么是3C? 为什么要进行3C-qPCR?

3C是染色质构象捕获-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3C-qPCR 是染色质构象捕获后通过实时定量PCR进行分析检测,定量检测两个特定基因组片段之间的空间互作强度。应用场景:揭示基因调控关系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染色质结构变化鉴定结构变异影响。

实验步骤:(原理和细节放最后,!!!但后面更重要。)

【单细胞准备】

1| 贴壁细胞的处理方法:

① 去掉培养基,用PBS洗两次;

② 加入1ml的0.25%胰酶37℃孵育5min;

③ 加入9ml的10%血清培养基终止消化以及重悬;

④ 室温、400g离心1min;

⑤ 去上清,用500ul的10%血清培养基重悬(按每1*107个细胞500ul);

⑥ 用40um的细胞过滤器过滤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

【甲醛交联】

2| 交联,每1*107个细胞添加9.5ml的2%甲醛/10%血清/PBS,室温滚动孵育10min;注:如果甲醛浓度会影响消化效率,选择1%的甲醛。注意:甲醛是有毒物质。

3| 将反应管转移到冰上,添加1.425ml 1M 预冷的甘氨酸淬灭交联反应。注:甘氨酸将使未与生物样品反应的过量甲醛失活。此处描述的甘氨酸浓度对于大多数生物样品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如果样品中的游离氨基含量低,则淬灭可能不完全;在这种情况下,应增加甘氨酸浓度,然后再立即进行第 4 步。

4| 4℃ 225g离心8min,去除上清液。

【细胞裂解】

5| 加入5ml冷裂解液,冰上孵育10min。注:获得均匀的细胞核制备很重要,这可以通过轻轻上下移液混合物来促进。根据细胞类型,可能需要更严格的裂解缓冲液来制备细胞核。

6| 4℃ 400g离心5min,去除上清。

**暂停点:沉淀的细胞核可以在液氮中冷冻并在 -80 ℃下储存数月。

【消化】

7| 在0.5ml 1.2X的限制性内切酶中重悬细胞核,转移到EP管中。

8| 放置到37℃中添加7.5ul 20%SDS(终浓度:0.3%SDS);

9| 37摄氏度、900rpm震荡孵育1小时;

10| 加入50ul 20% (v/v) Triton X-100;

11| 37摄氏度、900rpm震荡孵育1小时;

12| 从中吸取5ul试样标注为未消化的对照DNA,此试样可以短暂保存在-20℃中直到需要检测消化效率;13| 加入400U的选择限制性内切酶,37摄氏度、900rpm震荡孵育过夜;

14| 从中吸取5ul试样标注为消化的对照DNA,如果要继续处理剩余样品请继续往下做,如果要确定消化效率请将12步和14步吸出的样品按照框2进行,数据分析与22-34步同时进行;

【连接】

15| 添加40ul 20%的SDS(终浓度1.6%)到14步剩余的样品中;

16| 65℃ 900rpm震荡孵育20-25min。

17| 随后将这些核物质转移到50ml的离心管中;

18| 添加6.125ml的1.15X连接buffer;

19| 添加375ul 20%的Triton X-100;

20| 37℃ 温和震荡孵育1小时;

21| 添加5ul连接酶(100U)16℃孵育4小时,随后室温(18-22℃)孵育30min;

22| 添加30ul 10mg/ml蛋白酶(总量300ug);

23| 65℃过夜孵育进行解交联;

【DNA纯化】

24| 添加30ul 10mg/ml的RNA酶;

25| 37摄氏度孵育30-45min;

26| 添加7ml酚氯仿并剧烈混合;

27| 室温2200g离心15min;

28| 转移上清到一个新的50ml离心管中,加7ml蒸馏水,1.5ml 2M pH5.6乙酸钠,然后加入35ml乙醇;注:沉淀前增加体积将稀释连接缓冲液中存在的 DTT 并防止其沉淀(白色沉淀);

29| 混合并在-80摄氏度放置1小时;

30| 4℃ 2200g 离心45min;

31| 去除上清液,加入10ml的70%乙醇;

32| 4℃ 2200g 离心15min;

33| 去除上清,室温短暂干燥沉淀(按照酒精风干速度大约3min);

34| 将 DNA 沉淀溶解在 150 μl 10 mM Tris pH 7.5 中。这样得出的产物便可以作为3C模版进行qPCR分析,如果需要额外的消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模板的可及性,请在继续步骤 35 和 qPCR 分析之前按照框 1 中的程序进行作。

**暂停点:3C 模板可在 -20 ℃下保存数月。

【样品纯度评估】

35| 将DNA等分并按2-10倍稀释,添加基因组DNA使得DNA总量不变;使每个反应管的DNA总量在50-100ng之间。

36| 设置10ul qPCR检测体系评估样本的纯度,可以选择任意的3C引物进行检测。使用对照模板的连续稀释液,在同一次运行中执行标准曲线。

37| 使用下表的条件运行 qPCR。检查实时荧光定量 PCR 的定量是否根据稀释因子而减少。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样品纯度不合适,应丢弃样品。

【浓度测定以及调整】

38| 为了准确测定 3C 样品的 DNA 浓度,需要将其与已知浓度的基因组 DNA 的参考样品进行比较。这可以通过 SybGreen 对 50 × 稀释的 3C 样品和参比样品进行定量PCR,使用“内部”引物对来完成,该引物对不会在所用任何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的位点之间扩增,“这边的意思大概是,选择在基因座互作内部的引物,或者不跨越酶切位点的任意内部片段,这样可以确保其不受酶切以及后续操作影响”。除了qPCR之外也可以在同一块琼脂糖凝胶上,对3C样品和参比样本进行电泳比较。

染料法PCR:

  1. 准备50倍稀释的3C样本(34步得到的产物)和连续稀释的参考DNA;
  2. 设置20ul体系的PCR体系(与常规qPCR体系一致,可以按照试剂盒说明说操作);
  3. PCR条件(按照你购买的实际试剂盒说明设置);
  4. 通过将样品的CT值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来确定DNA的浓度。

琼脂糖凝胶分析:

  1. 制备1/5、1/10、1/20和1/40的3C稀释液的样品和已知DNA浓度的DNA样品。
  2. 在(0.8–2%)琼脂糖凝胶上电泳,连接的3C样品(和未消化的基因组参考样品)将作为单个高分子量条带运行。比较连接的3C样品和参考样品之间的DNA量,并通过ImageQuant软件,分析处理后的图像以确定DNA浓度。

39| 用无菌水调节原始的3C样本DNA浓度至50ng/ul(误差值10%),通过步骤38来验证浓度。

【实时PCR定量连接产物】

40| 对 1 μl(含有~50 ng DNA)的“调整”3C样品(来自步骤 39)进行连接产物的 TaqMan 实时 PCR 定量。使用步骤 36 中描述的反应条件。

41| 对于每种连接产物,使用步骤 37 中列出的 PCR 参数运行 qPCR。


【材料】

A.       组织或细胞

B.       10% FCS/DMEM

C.       10% FCS/PBS

D.       0.25%胰蛋白酶

E.        37%甲醛

F.        甘氨酸 1M

G.       裂解缓冲液(10 mM Tris-HCl, pH 7.5; 10 mM NaCl; 5 mM MgCl2; 0.1 mM EGTA;1X蛋白酶抑制剂)

H.       2.5% (w/v) collagenase type 1

I.          20% (w/v)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J.         Triton X-100

K.       高浓度限制性内切酶(40 U μl−1)

L.        T4 DNA 高浓度连接酶 (20 U μl−1)

M.      10 × 连接缓冲液(660 mM Tris-HCl, pH 7.5; 50 mM DTT; 50 mM MgCl2; 10 mM ATP)

N.       Ribonuclease A (RNase A), 1 mg ml−1

O.       Proteinase K (PK), 10 mg ml−1

P.        PK buffer (5 mM EDTA, pH 8.0; 10 mM Tris-HCl, pH 8.0; 0.5% SDS)

Q.       40 μm 细胞过滤器 (352340 Falcon)


【酶切位点选择】

原则:

①  非甲基化敏感限制酶;

②  粘性末端酶;

③  回文序列酶;

④  不存在摆动碱基的酶切位点;

⑤  酶切温度最好是37℃,太高的温度会导致解交联;

⑥  有合适的酶切buffer且适合条件下切割效率可以达到100%;

⑦  整个片段被较为均匀地切开,比较推荐MseI,BfaI,CviQI ,NlaIII ,FspBI(与BfaI位点相同)等酶;

⑧  为了得到准确的连接产物,选择crosslinked fragment 上存在的酶切位点,并且最好存在两个以上的酶切位点,这样子可以进一步说明互作。

!!!这部分比较难(不懂的话就选我⑦推荐的,这样只需要再满足条件⑧就行了)


【引物】

1| 用于评估 DNA 消化效率的对照 PCR 引物

原则:设计至少两对跨酶切位点的引物以及至少一对非跨酶切位点的引物。最后可以通过琼脂糖胶或者CT值进行比较。(选择在基因坐内部非结合区,可以)如下图所示↓。

img

2|用于上样调整的正向和反向“内部”引物。

Internal primers设计原则:一般选择稳定基因比如GAPDH等,避开选择的酶切位点,设计时选择整个基因区非CDS/非mRNA。内部引物同时可以用于样本纯度检测。

img

3|用于定量 3C 反应的常数和测试 PCR 引物

⑴设计一端作为常数引物端(不变端,最好针对一个位点设计两个距离酶切位点差10-50个碱基左右,两端都可以作为不变端);⑵测试引物遍布在整个基因区域,每隔一段距离设计一个位点;⑶常数引物以及测试引物都在每个酶切位点附近,引物方向一致(考虑的是酶切位点翻转之后重新连接,不理解的可以假设场景:一个片段前后相同的酶切位点有几种连接方式)

img

4|TaqMan 探针

探针设计在靠近常数引物一端,与常数引物相反的链作为模板。这里记住只有探针的模板(也可以说是方向)是不同的。

【3C-qPCR的原理】

3C-qPCR结合了染色质构象捕获(3C)与定量PCR(qPCR),用于定量检测特定DNA片段在细胞核中的空间亲近程度。其原理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细胞交联(Cross-linking)

  • 用甲醛处理细胞,使空间上邻近的DNA片段及其结合的蛋白质发生共价交联。这样互作的DNA片段被“锁”在一起。

2. 基因组消化(Digestion)

  • 提取交联后的细胞核,用特定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基因组。切割将基因组分解成大片段,空间上邻近、但线性上可能很远的DNA片段仍然被交联在一起。

3. 稀释连接(Ligation in Dilution)

  • 将被消化的DNA进行强力稀释,此时只有交联在一起的、空间临近的DNA断端能互相高效连接(因为其物理接近)。
  • 用DNA连接酶将邻近片段连接,产生“嵌合DNA”片段,反映染色质空间构象。

4. 去交联和DNA纯化(Reverse Cross-linking)

  • 去除交联,将DNA回收纯化,得到含有“交联连接片段”的总DNA。

5. qPCR定量检测

  • 针对可能产生“嵌合片段”(即交联在一起并被连接的两个基因组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
  • 采用qPCR对目标嵌合片段进行定量扩增,荧光信号强度与原始DNA片段的链接频率成正比。
  • 通过标准曲线或与对照样本比较,评估两个DNA区域在空间上的亲近或互作强度。
img

这个技术的核心思想是:物理距离近的DNA片段更容易被交联并连接,最后通过qPCR反映联系的频率,揭示其空间结构关系。

2002年一篇science文章将3C染色体技术暴露于大众视野,2007年再次改进。

img
img

现在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高通量测序技术。

想要完全学会和理解这个技术,建议看看这两篇参考文献。

  1. Dekker J, Rippe K, Dekker M, Kleckner N. Capturing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Science. 2002;295(5558):1306-1311. doi:10.1126/science.1067799
  2. Hagège H, Klous P, Braem C,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 assays (3C-qPCR). Nat Protoc. 2007;2(7):1722-1733. doi:10.1038/nprot.2007.243
3C-qPCR-QZS-25-06.pdf (1.56 MB)
5 4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