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多毛刺的肺结节爆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肺内浸润

核医学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06-06 · IP 广东广东
871 浏览
icon胡志勇HZY 达人已点赞
病例仅作经验分享交流,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或推荐

作者:上海高尚云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核医学科李佳宁


病史摘要

因咳嗽就诊。2024年5月PET检查示:左上肺肿块,FDG高代谢,伴全身多发淋巴结转移。左肺肿块行穿刺病理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行化疗。本次拟行CART治疗,治疗前评估病情。


PET/CT影像

img

  图一 PET全身MIP图:肺广泛多发结节状FDG摄取增高灶;肝尾状叶病灶(短针箭);双肾浸润灶(长粗箭);腹膜后淋巴结病灶(长针箭)。


PET/CT影像

img
img
img
img

 图2-5:肺部广泛多发大小不等结节,FDG代谢明显增高,SUVmax约为23.0;肺结节周边见短毛刺。


PET/CT影像

img

 图6 左肺上叶病灶治疗后FDG代谢减低,SUVmax约为3.2


PET/CT影像

img

 图7 肝尾叶低密度影,SUVmax约为17.2


PET/CT影像

img

 图8 右肾浸润灶,SUVmax约为20.0


PET/CT影像

img

 图9 后腹膜淋巴结病灶,SUVmax约为29.3


讨论

一肺淋巴瘤的类型

1.原发性肺淋巴瘤 (PPL):这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类型。

来源:它起源于肺组织本身(肺实质或支气管),可能伴随肺门淋巴结受累。

流行病学:它非常少见,仅占:

所有肺部原发肿瘤的约0.5%

所有淋巴瘤的约0.4%。

发生在淋巴结外器官(结外淋巴瘤的约3.6%


主要类型

最常见(约70-90%):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MALT淋巴瘤)。这是一种生长相对缓慢的类型。

其次(约5-20%):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这是一种更具侵袭性的类型。

2.继发性肺淋巴瘤 (SPL):这是最常见的类型

定义:它指的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淋巴瘤扩散(转移)到了肺部。扩散方式可以是:

邻近的纵隔淋巴结淋巴瘤直接侵犯到肺组织

通过血液或淋巴液从远处转移到肺。

关键点:患者要么有明确的肺外淋巴瘤病史,要么在发现肺淋巴瘤后的3个月内,发现了肺外淋巴瘤的证据。


3.其他相关类型:

艾滋病相关淋巴瘤:与HIV感染相关的淋巴瘤,也可能累及肺部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PTLD):发生在器官或骨髓移植后,因免疫力受抑制而产生的淋巴组织异常增生,可累及肺部。


二如何诊断原发性肺淋巴瘤 (PPL)

诊断PPL需要满足以下全部四个标准:

1.影像学表现:PET/CT等检查显示病变主要在肺或支气管,没有明显的纵隔淋巴结肿大。

2.无既往史: 在发现肺部病变之前,从来没有被诊断过肺外(胸腔外)的淋巴瘤。

3.排除其他部位: 通过全面的身体检查、血液检查(如白细胞计数)、影像学检查(如全身PET/CT)以及骨髓穿刺等检查,排除了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淋巴瘤或淋巴细胞白血病。

4.观察期:在初次发现肺部病变后的至少3个月内,依然没有出现肺外淋巴瘤的证据。


三PET/CT应用价值

全身评估,更全面敏感:PET/CT一次扫描即可观察全身情况,不仅能清晰显示肺部病灶,还能灵敏地探测到其他淋巴结或器官的受累情况(这对区分PPL和SPL至关重要)。

代谢信息,辅助定性:本例中,肺部结节显示FDG代谢明显增高。这种高代谢是恶性肿瘤(包括活跃的淋巴瘤)的典型特征,有助于将淋巴瘤与一些良性病变或低度恶性肿瘤区分开来。

精准分期:PET/CT是淋巴瘤分期的“金标准”之一,能更准确地判断疾病范围,确定分期,从而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

疗效评估与监测:PET/CT在治疗过程中(中期或结束时)进行,能非常有效地评估治疗效果(肿瘤代谢是否缓解以及缓解程度),并对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灶具有显著优势,是实现精准监测的有力工具。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53)
纠错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