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病足泡脚有讲究
做“足”功课
泡脚病足泡脚有讲究
台州晚报 ,2025-05-25(2)
http://paper.taizhou.com.cn/taizhou/tzwb/pc/content/202505/25/content_228794.html
标题-:
标题-1:因泡脚而不幸截趾
标题-2:糖尿病足患者如何科学泡脚
首先,泡脚水温在35℃-40℃之间。
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脚部擦干
标题-3:足部护理不能落下
2025-05-25,20:30 收录
原文
辛苦工作了一天,对很多人而言,睡觉之前泡一泡脚是一件非常舒服放松的事情,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可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泡脚没有那么简单。糖尿病足患者泡脚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标题-1:因泡脚而不幸截趾
临海60多岁的李大爷是个糖尿病患者。他有着睡前泡脚的习惯,几日前,他照例在家中享受热水泡脚,舒舒服服地泡了二三十分钟,其间并未察觉脚部有任何异样。然而,几天后,他的右脚脚背冒出了水泡,并且脚周围的皮肤变得红肿起来。
一开始,李大爷并未将此放在心上,觉得不过是轻微的烫伤,无须大费周章去医院。可是短短两天内,伤口不仅没有愈合的迹象,反而愈发严重,甚至出现了脚背皮肤溃烂、坏死的情况,而且累及第三足趾。李大爷到医院检查,医生判断他的脚趾感染严重,只能将他的第三足趾截趾。
“糖尿病患者因为泡脚引发感染,没能及时控制症状导致截肢的情况,临床上比较常见。”台州医院手足外科主任医师吴立志提醒,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极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泡脚必须慎之又慎。
标题-2:糖尿病足患者如何科学泡脚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神经和(或)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溃疡或深层组织的破坏,伴或不伴感染。”吴立志介绍,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存在远端肢体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双下肢麻木,伴有针刺感、烧灼样感觉异常,行走时有蚁走感;足部皮肤干而无汗,有皲裂、胼胝体形成;下肢肌肉萎缩,足部畸形等。当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后,极小的外伤或者自身免疫力低的时候,就会导致足部皮肤破溃、溃疡、感染、坏疽。
糖尿病足患者如何科学泡脚?吴立志建议,首先,泡脚水温不能过高,应严格控制在35℃-40℃之间。这是因为糖尿病足患者对热的耐受性较差,高温极易烫伤足部娇嫩的皮肤。“与此同时,由于糖尿病足患者脚部知觉不灵敏,最好先用手试探或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一定要确保水是温的才可以泡脚。”
其次,泡脚时间不宜过久,建议控制在10-15分钟,否则可能造成低温烫伤。另外,泡脚后要将脚部擦干,尤其是脚趾缝处,避免水分残留滋生细菌,引发糜烂、感染等问题。
“由于糖尿病足患者末梢循环不佳,皮肤通常比较干燥,泡脚后可以适当涂抹甘油等保湿霜,以保持皮肤滋润,减少皮肤皲裂。”吴立志说。
标题-3:足部护理不能落下
吴立志还提醒,除了泡脚,糖尿病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足部护理,每天都要仔细检查足部是否有水泡、受伤、压痕等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足的感染进展很快,往往在两三天内就会迅速恶化。因此,一旦发现足部有损伤,必须及时就医,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像是民间土方法、土草药擦拭都是不可取的,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病情恶化。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就诊。”
今年50来岁的周大叔患糖尿病已有十多年,平时血糖控制得不好,后来还患上了糖尿病足。前段时间,他的左脚不小心踩到了生锈的铁钉,造成该脚严重感染。
“因为糖尿病,患者的下肢神经受到损伤,下肢动脉的血液供应减少,使得他双脚的痛觉警报失灵了。脚踩到了铁钉,患者甚至并未察觉。直到左脚皮肤发炎、溃烂,他才发现异样。来到医院时,他的伤脚已经感染破溃得十分严重。”吴立志提醒,糖尿病患者若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很容易引发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当足部遭遇烫伤、摩擦等轻微损伤,患者往往难以第一时间察觉,而此时患者的伤口的愈合能力也会大打折扣,极易引发感染、溃烂,甚至出现坏死,大大增加了截肢的风险。
“为了保护足部,在穿着方面,要选择柔软、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穿布鞋、硬皮鞋、拖鞋等,从而减少足部受到摩擦和外伤的可能性。在血糖控制上,要格外注意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一般建议控制血糖在10mmol/l以下。”吴立志说,患者日常保持血糖平稳,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同时,可以对足部进行轻柔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但按摩时切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最后编辑于 3 天前 · 浏览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