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技巧|“糖果环扎技术”内固定治疗股骨小转子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好发于老龄患者,由于骨折保守治疗的难复位、长期卧床的高并发症以及手术治疗的疗效确切性,目前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患者可耐受下均建议手术治疗。
粗隆间骨折多累及小转子,小转子作为髂腰肌的附着点,在肌肉牵拉下通常存在较明显的前内侧移位。有效复位并内固定小转子骨折,势必增加骨折稳定性,以及有效恢复髂腰肌的前屈、外旋髋关节功能。

但在临床上,通常不固定股骨小转子,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 一是小转子较深,显露困难,强行暴露容易损伤血管神经;
- 二是髂腰肌拉力高,尽管能显露,但无法非常良好地将小转子固定至股骨内侧;
- 三是目前粗隆间骨折的髓内系统,均无有效的器械设计,可供固定股骨小转子。通常需要额外的钢丝或螺钉固定。
尽管存在上述原因,在对于年轻骨折患者,或小转子劈裂较少,具有较好固定条件的骨折,必要时固定仍是有益的。国外学者提供了一种“糖果环扎技术”来固定小转子,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介绍如下。

该方法的原理较为简单,常规复位粗隆间骨折后,要点在于采用过线器,将2根钢丝分别穿过小转子上下方,骨面与髂腰肌之间,随后将2根钢丝在前后和后方分别扭结,使得2根钢丝和两个扭结组合在一起,将小转子套牢:



▲ 图示通过两钢丝和钢丝两端形成的扭结,将小转子套住,呈糖果样。



理论上,该技术可有效固定小转子,但术中的复位和维持复位仍存在困难,没有较好的方法。
最后编辑于 2 天前 · 浏览 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