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米库氯铵围术期临床应用优缺点

发布于 3 天前 · 浏览 230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深入推广和日间手术模式的快速发展,临床对麻醉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能够实现快速苏醒、早期转出的麻醉方案。在此背景下,具有"短、平、快、少"优势的短效肌松药,正成为优化围术期管理的理想选择。2米库氯铵优势1:无剂量依赖性蓄积作用,更适合长时间泵注/输注

结合1988年发表在Anesthesiology和1997年发表在Anaesthesist的两项研究发现米库氯铵剂量增大,作用时间仅稍延长,且米库氯铵在体内不蓄积,恢复时间与重复注射或输注的总累积剂量无关。

米库氯铵优势2:药物不损害器官功能,适合肝肾功能不良患者

对于特殊年龄患者而言,麻醉医生的用药选择应该以不损害器官功能为原则,尽量使用起效迅速、时效短、消除快、无蓄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比较小,不依赖肝肾功能代谢,个体化差异小,副作用小的药物,这样的药物对患者的用药是相对比较安全的。米库氯铵的代谢主要通过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灭活,而非依赖肝肾代谢,且其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极少部分以原型经肝肾排出,因此不增加肝肾负担。值得注意的是,若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活性降低,米库氯铵的代谢速度会受到影响,导致作用时间延长。

米库氯铵优势3:作用迅速,无需拮抗

与其他非去极化肌松药类似,米库氯铵的作用机制是与运动神经末梢的胆碱能受体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滞神经肌肉信号传递。但米库氯铵的独特之处在于,无论是否使用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药物,其恢复指数基本相同。这是因为米库氯铵诱导的神经肌肉阻滞的恢复时间短于新斯的明的起效时间(7-10分钟)。因此,在临床应用中,米库氯铵是唯一无需抗胆碱酯酶药物拮抗的非去极化肌松药。

米库氯铵的不良反应

米库氯铵与其他肌松药类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潮红、红斑、荨麻疹、低血压、支气管痉挛。这些反应与其苄基异喹啉类药物的结构相关,主要由组胺释放作用引起。然而米库氯铵的组胺释放作用主要与大剂量和快速给药相关,临床使用时需密切监测相关不良反应。刘松华教授通过一例触目惊心的临床案例,强调了肌松药过敏反应的危害。该案例为老年患者诱导使用罗库溴铵后突发严重过敏反应,患者迅速出现血压测不出、肾上腺素抢救无效的危急情况,紧急启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进行救治。

特殊患者中米库氯铵的使用

肥胖患者大剂量肌松药使用,很容易肌松残留,需要中短效麻醉药,不经过肝肾代谢的药物为首选。肿瘤衰竭手术患者,需要充分肌松时,肌松药的使用应慎之又慎。

小结

米库氯铵是一种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短(作用时间短)、平(恢复平稳)、快(起效快)、少(不良反应少)"的四大特点,符合ERAS理念和短小手术的发展趋势。其独特优势在于无需使用拮抗药物(如新斯的明),避免了肌松拮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时需注意给药速度,可能引起皮肤红斑等轻微反应,但严重低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较为少见。

最后编辑于 3 天前 · 浏览 230

回复1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