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无言以对

发布于 5 天前 · 浏览 844 · 来自 iOS · IP 北京北京

最近诊断良性家族性胆汁淤积(BRIC)的患儿妈妈,微信上问我的事儿,我竟无言以对。

当初接诊初诊这个疾病的时候,因为考虑可能是罕见病,于是和她留下微信,以利随访,同时查到三年前确诊的那个云南患儿的家人联系方式,告知她如果确诊(病理证实和基因检查确定)了,可以联系云南那位问问情况。

这个患儿病理证实后,问我是否可以去其他地方看看?我说挺好,也是应该的,兼听则明。

第一个问题来了,患儿妈妈说想给孩子吃点中药,可否?我第一反应是反对,忽然想起几年前北京中医药管理局的文件(反对中医药可以入刑),菊花一紧,马上答复俺不懂中医药,一来不敢说反对,二来不便破坏别人的信仰。

第二个问题,患儿妈妈说儿研所准备激素治疗,可否?这个问题问住了我,只能无言以对。当初给孩子妈妈的建议是除了熊去氧胆酸之外,啥药也不要用,最多症状发作期间补充点维生素D消化酶啥的辅助用药。

激素干嘛呢?患儿能从中获益什么呢?我不知道。只记得美国某医学家的那句话:当你不知所措时,最好啥也别做。


诊断包括以下元素:定因(病因),定性(良性或恶性,包括古罗马人说的病程为开环或是闭环系统),定位(病理),定状态(病理生理),定阶段(急性期,恢复期等),等等。

临床工作中发现常见一个奇怪现象:见异常必立马除之而后快。患者不懂医,心生恐惧,凭借直觉行事,尚可理解与原谅。但是医务人员不能如此,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的第一特征就是反直觉。否则就像李渔说的:见美女急欲登床,属于大不雅了。

发热时退热的目的是什么:减轻病人不适,也就是,如果没有特别不舒服,或者超高热(40.5摄氏度),不必退热。

咳嗽是净化气道的生理保护性反应,如果不是百日咳那种痉挛性剧烈咳嗽极度影响病人生活休息,止咳为何呢?

呕吐也是保护性反应,见病人呕吐,多问一句:还恶心么?再止吐不迟嘛。

癌症或者其他慢性病患者,长期卧床会有很多并发症,当然应该想办法解决,可是一个人流感,你让他躺几天又怎么了?

辛辣不能吃,冷饮不能喝,老祖宗的话传了千年,可是符合事实么?

很多时候懒得多说,直接让患者或者家属,下载《默克诊疗手册(大众版)》,人大多不傻,当年文盲遍地时代,妇女难产,也会送洋人开的医院,而不是在家敲锣或者耍猴引诱逼迫胎儿自己出来。


再次回顾美国某医学家的那句话:当你不知所措时,最好啥也别做。增加一句话糙理不糙的:良性疾病或者良性过程,别瞎几把折腾瞎几把干预了。

咳嗽 (1066)

最后编辑于 5 天前 · 浏览 844

回复2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