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西综笔记-生物化学-DNA 重组和重组 DNA 技术

发布于 05-08 · 浏览 353 · IP 西藏西藏

一、工具酶

1. 常用工具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 类):识别 DNA 特异回文序列并在识别位点切割,不切割细菌自身 DNA(通过甲基化酶修饰保护自身),用于重组 DNA 技术。

DNA 连接酶:连接双链 DNA 单链缺口,催化形成 3',5'- 磷酸二酯键,用于冈崎片段连接及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

逆转录酶:以 mRNA 为模板合成 cDNA,用于目的基因合成(如 RT-PCR 技术)。

Klenow 片段:原核生物 DNA 聚合酶 Ⅰ 水解产物,保留 5'→3' 聚合酶活性及 3'→5' 外切酶活性,用于合成 cDNA 第二链、双链 DNA 3' 末端填补及标记。

其他:DNA 聚合酶 Ⅰ、多聚核苷酸激酶、末端转移酶(3'- 羟基末端同质多聚物加尾)、碱性磷酸酶(水解核酸 5' 末端磷酸)。

2. 非工具酶

拓扑异构酶(参与 DNA 复制中松弛超螺旋)、解螺旋酶(DNA 复制解链)、RNA 聚合酶(转录过程),均不用于重组 DNA 技术。


二、目的基因获取方法

逆转录合成(RT-PCR):逆转录与 PCR 联合,从 RNA 获取目的基因,合成的 cDNA 不含内含子,可直接转入原核生物表达。

化学合成法:已知目的 DNA 全序列时,通过 DNA 合成仪直接合成。

从基因文库获取:已知部分序列时,从基因组文库(含内含子)或 cDNA 文库(不含内含子,由 mRNA 反转录而来)筛选。

PCR 扩增:已知目的 DNA 两端序列,设计引物扩增获取。


三、克隆载体

1. 类型

常用载体:质粒 DNA(细菌染色体外双链环状 DNA,能自主复制,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噬菌体 DNA、病毒 DNA。

大容量载体:柯斯质粒、细菌人工染色体、酵母人工染色体。

2. 基本条件

核心条件:能自主复制(自我复制功能)。

其他条件:有选择标志(如抗生素抗性基因)、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单一切点。

[视频]

3. 非载体 DNA

大肠杆菌染色体 DNA 不具备自主复制、选择标志及单一酶切位点,不能作为克隆载体。


四、技术概念

转染:外源 DNA 导入真核细胞(酵母除外),如用质粒将外源 DNA 转入动物细胞。

转化:外源 DNA 导入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如电穿孔法导入。

感染:用病毒载体将外源 DNA 导入细胞(包括原核 / 真核)。

黏性末端连接:同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产生互补黏性末端,通过碱基配对及 DNA 连接酶催化连接。


五、重组体筛选方法

遗传标记筛选:利用载体遗传标记(如抗生素抗性、插入失活 / 表达特性、标志补救、噬菌体包装特性)筛选。

序列特异性筛选: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PCR 法、核酸分子杂交法、DNA 测序法。

亲和筛选:特异性抗体与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结合的免疫学筛选。

六、应用

重组DNA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用于基因工程药物研发。

最后编辑于 05-08 · 浏览 353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