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患者首诊眼科:玻切术后感染失控致眼球摘除—如何避免内源性眼内炎的诊疗陷阱?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45岁,男性
【主诉】:右眼红痛眼球突出伴视物不清2天就诊

现病史: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昏、四肢肌肉酸痛,口服板蓝根颗粒后症状无好转,到当地诊所输液治疗4天(具体药物不详)并自行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布洛芬胶囊、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期间出现口腔溃疡、发热,体温最高达38°,继续加用小柴胡颗粒、安乃近后症状好转,2天前右眼出现红痛、肿胀伴视物不清,昨日发现右眼球内有白色物就诊;
既往史:自诉患有胰腺炎病史2年;肝硬化病史及甲亢病史,现未服用药物;10年前因车祸致左膝关节骨折在外院行手术治疗;否认三高病史及传染病史。
【检查】:
T 36.3℃(当天吃了布洛芬) P 82次/分 R20 次/分 BP 133/88mmHg;
专科检查:VOD:光感 VOS:0.1 NCTOD:26mmHg NCTOS:17mmHg ;
眼前段照相:
右眼


左眼

眼部B超:
右眼




左眼


眼眶CT:


血液检查结果:








全身炎症指标很高,怀疑内源性眼内炎;低热病史:高度怀疑肝脓肿;
行腹部CT排除肝脓肿


再次增强CT


证实肝脓肿;请肝胆外科会诊,先抢救眼睛再转肝胆外科做引流;急诊玻切;
术中见玻璃体腔大量脓性分泌物,视网膜大面积苍白坏死,网膜下白色病灶;
术中打了硅油+万古+头他;术中药敏培养:无细菌、真菌生长;



术后8小时,患者体温38.5摄氏度,头昏头痛,寒颤,转肝胆外科处理;
肝胆外科全身抗生素2天后超声引导下穿刺肝脓肿引流:培养克雷伯杆菌;
术后1天:眼科前房积脓少量,视力:光感;

肝脓肿培养:


术后第2天;炎症进展迅速,患者精神状态欠佳,角膜液化性坏死,内容物脱出;
术后每日眼科医生前往肝胆外科清洁眼部周围分泌物,给患者安慰及心理建设。

全眼球炎;每天局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30分钟交替使用);
全身炎症水平控制后,因眼球一直胀痛伴同侧头痛;行颅脑MRI未发现颅内感染;
肝胆外科出院后转眼科行眼球摘除术,术后第1天眼部及头痛症状基本消失;
眼球摘除前血常规



【临床诊断】:1.内源性眼内炎2.肝脓肿
【治疗经过及结果】:
总结与讨论
此病人病情进展迅速,肝脓肿早期症状不典型,非常容易误诊,早期仅低热,头昏,口服布洛芬缓解症状又掩盖了病情,虽然及时发现肝脓肿,眼部行玻璃体手术,转诊肝脏引流,但最终还是全眼球炎行眼球摘除,但仍未能挽救视功能保住眼球;
1.出现任何不明原因的发热因尽早到医院就诊,诊所打点滴可能会耽误病情;
2.不要随便使用布洛芬;一旦出现视力下降应该立即眼科就诊,患者视物不清2天才就诊,没有第一时间就诊;
3.提示我们眼科手术的术前评估,不明原因的白细胞升高,体温升高,谨慎评估,不要视而不见,不做手术都可能发生眼内炎,何况手术后外源性眼内炎的可能;
4.作为眼科医生,一旦所有措施都用上了,但是仍没能挽救视功能及眼球,让病人短时间接受这样的事实太难,只能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得心理能坦然接受;
5.对微生物表示深深的敬畏;
最后编辑于 3 天前 · 浏览 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