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的从来不是医学

有读者在后台私信,问怎么看待最近发生的事。
作为名从业二十多年的外科医生,我想说的是,不公平的从来都不是医学。
相反,也正是因为医学的公平性,才能照映出世间的许多不公来。
是的,不管过去还是将来,医学都是终极的平等主义者。
血管中的堵塞不会因为家世显赫就自行疏通,肿瘤的转移也不会因为你万贯家财就望而却步。
无论患者还是术者,这个道理都是共通的。
就算你能占尽制度的红利,钻遍规则的漏洞,一步踏上其他医学生寒窗苦读十数年都可能到不了的地界。
但你只要干外科,总归要面对手术,而手术恰又是用尽所有手段都无法取巧的,不行就是不行。

有读者或许会觉得我讲这些话太书生气,手术不行又怎么样,不还是轻易超过了那么多医学生,最终站在手术室了吗?
确实,可这种不公并不是因为医学而产生的,恰恰也正是因为医学,才没有让赢家通吃。
如果你含着金汤匙出世,那此生走进大多数圈子,或许都能靠荫蔽和眷顾处处通吃,但只要踏入的还是手术室,就别做梦了。
这里同时要为很多读者除去一些恐慌,我相信看到新闻后,大家会对医生这一职业群体产生某种不信任感。
但请相信,哪怕是出于最功利的角度,任何医院、科室、个人,都不会让一个半瓶水晃荡的规培生去主刀的。
你最终站在手术室又如何?那些一步一个脚印、吃过万般苦、真正对患者负责而来到这里的医护们都会凝视着你。
写到此处,我希望读者们不要因为这件事去猜忌医护群体,因为这件事里的主角并不是只有男医生和女规培这两个人。
这件事里还有仗义执言、为患者安全敢顶撞上级的巡回护士,有拒绝不合理轮转的骨科大夫麻昊宁。

麻昊宁 | 图片来源于 丁香园
我想以二十多年的在一线手术的经历告诉大家,这些医护们才是这个行业真正的底色,而医学的冠冕,也只能、只会属于这些在无影灯下站成雕塑的人们。
这也是医学值得被热爱的理由之一。
你能通过它看到人性、看到时代、看到自己,看到其中的正直、投机、勇敢、谄媚,它总像镜子,一面不虚美亦不隐恶的镜子。
如果你进一步问我,那面对这样的不公平,又该怎么样呢?
抱歉朋友,抱歉。我并没有答案,手术室外的问题如果能轻易找个答案出来,那鲁迅不会去写作、罗大佑也不会去写歌了。
我们只能解决手术室内的问题,只能在这里让医学成为它本来的样子,在这里拼尽全力地去成功,或者失败。在这里让它永远是圣殿而非某些人的后花园,在这里投入全部身心、暂时地忘记手术室外的问题。

文章结尾,更想宽慰下此刻仍在耕读的医学生们。
永远不要灰心,在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拒绝了波斯之王亚达薛西的礼物,这其实是则关于医学的深刻隐喻。
时间的沧海干了,一定会露出医学的桑田,不公平的从来不是医学。
最后编辑于 05-07 · 浏览 9.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