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福老师详解阳明病承气证(1)

《医宗金鉴》阳明腑证歌诀说:
胃实脉大腑阳明,大便难兮脾约同。
蒸蒸潮热濈濈汗,满痛始可议三承。
蔡师解析:
“脉大腑阳明”,指热邪入腑,阳明当脉大也!曰胃实,曰大便难,曰脾约,以示腑病受邪之不同也!
脾约者,太阴阳明也;
胃家实者,正阳阳明也;
大便难者,少阳阳明也。
三者皆为可下之证,其间有轻重之分。然必蒸蒸潮热、身体濈濈然汗出,或满或痛,始可议其微、甚,以三承气汤、麻子仁丸下之可也。
何谓“胃实脉大腑阳明”?就是胃撑饱胀满,不能吃饭。“腑”代表胃腑,“阳明”讲的就是胃,“大便难兮”,就是大便难解,解不下来。“脾约同”,就是脾脏之津液被热邪所消耗。
胃家实分两证。
第一证,是太阳、阳明热灼于脾,脾阴被耗,就是津液枯竭、大便难通。这种脾灼证,与大承气汤证不同:大承气汤证解出来的大便是球状,大便难解,有时大便几天不解,患者非常痛苦。
脾灼证的人,不耽误吃喝,做起事来如常人,其人可以六七天不大便,也不觉得痛苦,其人解出来的大便如羊粪一般,也能解下来大便,还可以解出很多,解出的大便呈现颗粒状,就叫脾灼证。
脾灼证是胃家实的轻证,胃家实的重证用大承气汤!
《医宗金鉴》小承气汤证歌诀:
朴二枳三四两黄,小承微解好商量。
长沙下法分轻重,妙在同煎切勿忘。
小承气汤的组成是:厚朴二两,枳实三枚,大黄四两;
大承气汤的组成是:厚朴八两,枳实五枚,大黄四两。
小承气汤证是气少热多;
大承气汤证是气多热多。
因此,医圣张仲景立法,小承气汤证,用厚朴二两、枳实三枚,泻胃中的小邪,用大黄四两清大肠之热,以清热为主,方证相符。
小承气汤证的症状:有的人,两三天才解一次大便,解大便的时间很长,解的非常困难、痛苦,有的需要在厕所里蹲40多分钟、半小时、一小时,解大便很难受,特别困难。
解的大便又粗又长,如同擀面杖一样,大便呈现条状,大便很黏,能堵住坐便器,水冲不下去,也泡不烂。
尽管大便不易解出,但终归是还能解下来,这就是小承气汤证!
所谓“小承微结好商量”,因为其证大便不是球状,气少热多,所以用大黄来清大肠之热,此证以大肠之热为甚,大肠热甚,大肠干,故用大黄来润大肠的热燥,使大便通下。
最后编辑于 05-02 · 浏览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