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经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

发布于 04-27 · 浏览 1816 · 来自 iOS · IP 河南河南


img


【手术适应证】

1.膀胱结石较大、多发,有膀胱镜检查禁忌证的患者。

2.巨大的膀胱结石不宜采用经尿道膀胱碎石者。

3.膀胱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及膀胱憩室者,在取石手术的同时,应矫正梗阻性病变。

4.围绕膀胱异物的结石。

【术前准备】

1.合并感染者,应先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必要时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膀胱。

2.合并其他梗阻性疾患,估计施行较复杂手术者,备血 300~600ml。

3. 手术野皮肤消毒后插入导尿管,将生理盐水 250ml 注入膀胱内。

【手术步骤】

1.切口 患者取平卧位。作下腹部正中或弧形切口,切开腹白线,分开腹直肌及锥状肌,用纱布块将腹膜返折部向上推开,露出膀胱壁。

2.切开膀胱 用两个组织钳钳夹膀胱顶部并提起,用弯血管钳于其间戳穿膀胱壁,撑开戳孔,并将创口向两侧慢慢撕开,将切口扩大。用此方法切开膀胱,可避免切断血管,一般不需要止血。但膀胱壁肥厚时,则需要做锐性切开。

3.取石 用左手示指伸入膀胱,固定结石,放入取石钳,触到结石后张开钳子,取出结石。取石时注意避免损伤膀胱黏膜,并检查结石是否完整,是否已取尽。

4.探查 用手指探查膀胱,注意有无结石残留,有无梗阻性病变存在。冲洗膀胱,取净血块和碎石。

5.放置引流管 一般可留置双腔导尿管。如膀胱黏膜有损伤,未能彻底止血者,则应留置三腔导尿管,以备术后行膀胱冲洗用。合并膀胱感染,尤其是儿童患者,恐导尿管细而引流不畅,可放置耻骨上膀胱造瘘管。

6.缝合 用2-0号肠线作膀胱切口的荷包缝合或间断缝合,并用数针丝线或肠线于其外缝合膀胱周围筋膜及浅肌层。从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100~150ml,检查膀胱缝合口有无漏液。膀胱前间隙放置双腔负压引流管,缝合腹壁切口。


相关解剖:

img


img


img


img


【术中意外】

1.膀胱结石巨大而难以钳取时,术者的左手戴上无菌袖套,再加上一个手套,用示指伸入肛门内将结石向上顶起,以配合右手取石。嵌顿于膀胱三角区或后尿道的结石,可以从尿道插入金属探子,将结石撬起,以便将其取出。

2.位于膀胱憩室的结石,如憩室开口部狭窄,常因粘连、水肿而不易被发现,此时要用探针小心检查,找到憩室口,将其扩大或剪开,取出结石,将憩室内翻切除,并将膀胱壁创缘缝合。此类患者多伴有膀胱颈梗阻病变,应作进一步探查及处理。

【术后处理】

1.注意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如有明显血尿,应用生理盐水间歇或持续点滴冲洗膀胱。伤口的引流管于术后 48小时拔除。术后7天拆线,导尿管于术后 7~10天拔除。如留置膀胱造瘘管,则于术后10~14天拔除。

2.使用抗菌药物防治感染。

【术后并发症】

1.出血 钝性撕开膀脱戳孔的方法,由于不切断血管,很少并发术后出血。感染引起的继发性大出血多于术后5天左右发生,血块堵塞导尿管致尿液潴留,膀胱壁静脉受压而回流障碍,以致出血难以控制。

此时需用少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膀胱,将血块吸出,必要时在200ml 冲洗液内加入肾上腺素 1mg,以帮助止血。当膀胱排空后,出血常可自行停止。如用上述方法无法排空膀胱及制止出血,即须施行手术探查,清除血块,缝扎膀胱切口的出血点,膀胱黏膜的广泛渗血则用热盐水纱布压追止血。停留导尿管及膀胱造瘘管,缝合膀胱切口。术后用生理盐水或 1/2 000呋喃西啉溶液持续点滴冲洗及引流膀胱,并使用两种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2. 尿瘘,术后膀胱切口裂开形成尿瘘,可由下述因素引起:

(1)施行取石手术时,未矫治膀胱领或尿道的梗阻性病变,于拔除导尿管后发生排尿困难,继而切口怨开成瘘;

(2)膀胱壁愈合不良,连锁缝合可能会影响膀胱壁血液循环,最好不要采用此种缝合方法;

(3)术后导尿管引流不畅,膀胱尿液潴留致裂开成痿。一些患者,尤其是巨大膀胱结石患者,因长期排尿困难致膀胱壁高度肥厚,膀胱容量缩小,取石时容易将切口向膀胱领部撕裂,术后用导尿管引流膀胱常不够通畅,一旦形成尿瘘,往往不易自行愈合。瘘孔隐蔽在耻骨后方,修补亦甚感困难。对于此类患者,须于膀胱顶部作切口钳取结石,留置膀胱造瘘管,以确保尿液引流通畅。

膀胱切开取石后并发腹壁伤口漏尿,应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膀胱,瘘孔一般于2~4周后愈合。如长期不愈,可施行手术修补瘘孔,若有其他梗阻性病变存在,亦应同时矫治。靠近膀胱颈部的瘘孔,若因膀胱壁纤维化增厚,缝合有张力,耻骨后有死腔形成,可切取一块带血管蒂的腹直肌瓣填塞耻骨后间隙,以加强“屏障”。

3.急性肾功能不全 患巨大膀胱结石的病者,尤其是结石嵌顿于膀胱三角区,长期堵塞膀胱颈并压迫输尿管口,有可能引起上行性输尿管肾积水、感染及肾功能损害。此种患者在施行取石手术后,输尿管口及壁段输尿管可能会出现充血、水肿、甚至发生梗阻性无尿,对于此类患者,术中应将输尿管导管插至双侧肾盂引流尿液。此外,由于解除了尿路梗阻,可能出现多尿现象,如处理不当,在术后3~5天,由于水、电解质的大量损失,致血容量减少,肾血流量不足,随之发生少尿、酸中毒、尿毒症。因膀胱输尿管返流致上行性急性尿路感染,常危及生命。对于此类患者,术前需了解肾功能情况,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毕插置停留导尿管及膀胱造瘘管,确保尿液引流通畅,术后密切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尤其要适当补充氯化钠及碱性药物,使用两种抗生素,一般于术后7~10天,病情才告稳定。


术中严重并发症~结肠损伤

img

结肠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4部分,其中升结肠与降结肠和泌尿外科手术操作关系密切。升结肠始于盲肠,沿腹腔右外侧区上行,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形成结肠肝曲,移行于横结肠,行程12~20cm。升结肠属腹膜间位器官,其后方借结缔组织连于腹后壁,活动性小。结肠肝曲后方贴邻右肾,内侧与十二指肠相邻,前上方有肝右叶与胆囊。降结肠自结肠脾曲起始,经左肾外侧缘和腰方肌前方下降,至髂嵴处移行于乙状结肠,长约20cm,亦属于腹膜间位器官。肾肿瘤可与结肠后壁粘连,甚至侵破结肠后壁。故肾癌根治术中结肠损伤多位于腹膜外结肠后壁,若破口较小术中不易发现,导致术后粪瘘、腹膜后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经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结肠损伤主要原因:1.各种原因导致膀胱充盈不佳 2.术野暴露不清,分离技术不当等。

结肠内容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力强的细菌,容易发生严重的感染。如发生结肠损伤,宜在手术结束时处理。处理措施根据结肠破损的严重程度与破损的部位不同,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①Ⅰ期缝合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未经肠道准备的结肠修补术,有发生肠瘘的可能。该术式仅适用于结肠破口小、粪便流出少、术野无严重污染,且术前经严格肠道准备的患者。尤其适用于肠系膜对侧裂口<2cm者。术中首先做全层间断缝合,而后再间断缝合浆肌层,包埋创口;②Ⅰ期切除吻合术:此术式的适应证与Ⅰ期缝合修补术基本相同,只是结肠创口较大,缝合修补有困难。行缝合修补术后有导致缝合口瘘或肠道狭窄可能时,应行Ⅰ期肠段切除吻合术。该术式尤其适合于右半结肠损伤患者;③损伤肠管缝合修补外置术:损伤的结肠Ⅰ期缝合修补后将该段肠袢置于腹壁外,术后6~14天,待缝合修补处完全愈合后再次手术将其还纳入腹腔。该术式适用于顾虑缝合修补不可靠的病例,文献报道可使59%的患者避免结肠造口。本法虽仍需2次手术,但若获得成功则可避免肠造瘘。若吻合口愈合失败则随时可在床边切开改为外置造瘘,与Ⅰ期造瘘无差别。缺点是外置修补处容易裂开,术后外置肠段处理比较复杂,要保持外置肠袢的湿润和清洁,住院时间延长;④肠段切除、两端造瘘或近端造瘘、远端封闭:在肠段缺损较大、术野污染明显、术前未行肠道准备的情况下,本法是最好的处理方式。术中将损伤肠段切除后,两侧断端做结肠造瘘术。若远端不能提出腹壁做造瘘时,可将残端暂时封闭。本方式尤适用于术前未完善肠道准备的左半结肠损伤患者。

本文不提供任何应用建议!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膀胱结石 (47)

最后编辑于 04-27 · 浏览 1816

回复10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