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蔡长福老师详解白虎汤证(2) ——蔡师的发现:热归胰腺!

发布于 04-26 · 浏览 781 · IP 天津天津
img

 

 

 

 

蔡长福老师认为:

 

中医的“三焦”就是:十二指肠;

胰腺就是中医的“谷脏”!

 

这是两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我们且不作过多的无谓争论,有兴趣的读者老师可以参看蔡师的系列医书。这里我们暂且沿着上一期的话题继续研究白虎汤证的问题。

上一次,说到阳明气分之热,日久不解,聚于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处徘徊。

疾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之化之变”的!

十二指肠,怀抱着“胰腺”,并且与肝胆、胰腺、脾胃、小肠等结构都有密切的关系;十二指肠处的邪热不解,必然波及周围的结构。三焦之热不解,胃底之热即不得下降;肝胆也通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为热邪所困,会引起胆管不通,导致胆汁的排泄障碍;最后,十二指肠处之邪热,还会扰及胰腺,导致胰腺的代谢障碍。

蔡师认为:胃底与胆囊、胰腺(即谷脏)与三焦的位置都很接近,因此在《伤寒杂病论》被称为“胃疸之为病”或“谷疸之为病”。然而这些问题都与十二指肠(即:三焦)有关。

中医认为:久病必归三焦!

蔡师指出:三焦(即指十二指肠)是三阳热交汇的地方!

热聚三焦,谷脏(即胰腺)首当其冲,谷疸之为病由此而生;三阳经通阳腑,腑又连着谷脏,二者是表里关系。一谷连着三阳之表,一谷连着三阳之热。热聚三焦,其处就是一片火海。

这个热长期不解,泻不掉,就会化为高酸、强碱,酸大伤谷,碱大伤腑。高酸和强碱聚集在十二指肠,上下左右不得升降,酸来耗伤谷脏,邪热也来耗伤谷脏,胰腺就受不了了,不能承受,谷疸病就发生了,胰腺因此而生大病,可能引起胰腺肿胀、胰头坏死、胰腺炎、胰腺结石,如此一来,胰腺就不通了;胰腺的排泄障碍,脾脏开始肿大;胰腺不通,还能引起胆管不通;胆管排泄障碍,高酸没有出路,引起肝脏肿大、肝管结石;若再不及时处理这个问题,肝癌、肝硬化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蔡师认为:谷脏与三焦相表里,也就是说:胰腺与十二指肠是表里关系!

蔡师指出:为何热病难治?为何癌症难治?均与胰腺和十二指肠有关,即与谷脏和三焦有关。

蔡师认为谷脏与其他五脏合为人体的六脏。

蔡师由《伤寒论》之中所谓“谷疸之为病”,认为胰腺就是人体中的第六脏——谷脏!胰腺的位置特殊,它长在胃底下面,在十二指肠的环抱之中,胰腺通过十二指肠,上面连着胃底,下面连着小肠,与肝胆和脾脏,也有关联。

因此人体的六脏六腑交汇于谷脏!

与胃关联的脊柱是第十二椎,肾脏与脊柱的第十四椎相关,十三椎就是胰腺的家园。

《内经》说:“骨髓坚固,气血皆从”!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说:“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最后编辑于 04-26 · 浏览 781

回复1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