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蔡长福老师六经辨证之太阳经与少阴相表里的经络基础及应用举例(一)

发布于 04-22 · 浏览 675 · IP 天津天津
img
img

 

 

《内经》描述了“六经”的巡行路径,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就依据“六经”经写出中医治病的“理法方药”。

太阳经与少阴经相表里的依据何在呢?

太阳经对应的是“腑”——膀胱,而少阴经对应的是“脏”——肾。二者之间是如何被称为表里关系的呢?

蔡师解释说:足太阳膀胱经,从第十九椎(注:有其独特的计算方法)往下走,经过环跳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到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向上走,路过命门穴,命门长两肾。少阴经与太阳经相表里就从这里说起。太阳经为表,而少阴经为里,二者相辅相成。

若其人肾不亏,少阴无病,则热气往外发,此时即使太阳经受了风寒之邪,其邪亦无法侵入人体,这就是“正太阳病”;若其人肾亏,膀胱再长期受凉,风寒邪气路过命门穴时,就会侵入少阴经,两经同时感冒。这就是两感,也叫直中伤寒。

太阳经的外感,其特点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少阴经外感的特点则是“被恶寒,口中和,但欲寐”,这种人不耽误吃,也不耽误喝,背后怕冷,人懒困,不想动,好睡觉。

 

  

下面举一则蔡师治疗太阳病的医案:

         蔡师当年曾治一老者,是一个六十几岁的老头,腰弯得不能抬头,走路看不见人,非得停下坐好才能看到人。这位老者早年参加过朝鲜战争,当时在朝鲜的冰天雪地里,缺衣少食,这是那时留下的后遗症,蔡师为其开了六付汤剂,用的就是“桂枝加桂汤”,桂枝用到100克,生姜100克,一付药吃两天服4顿。

这六剂汤药要服用十二天,蔡老嘱咐此人,服药期间不能外出,天天在家煮米粥喝,吃生姜,下面条,吃猪蹄。服药期间的某一天晚上,这个人突然之间本来很弯曲的腰一下子就直了,跟正常人一样了。

此案给蔡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蔡师按按照医圣的原方加减:桂枝100克,白芍50克,炙甘草50克,党参50克,附子50克,白术50克,生姜100克,大枣20枚。六剂,十二天。

 

再看一则蔡师的医案,是少阴病的医案:

蔡长福老先生曾治过一位患者,是一个中年男人,两口子在蔡师诊所的门口卖菜,时常争吵,引起了蔡师的注意。询问之下,蔡师才得知,是因为那个男人每次卖菜都没有精神,就在菜摊上睡觉,也不知道收钱,弄得他们两口子的菜摊天天赔钱,所以两口子常常为此事争吵。可是这个男人平时吃喝不误,就是一到卖菜时总怕冷、困倦、疲乏,整天没有精神。

有一天,卖菜的两口子又生气打架,蔡师恰巧在附近,就自然上前劝解。弄明白情况以后,蔡师就问这个男子:“可怕冷,可总想睡觉?”这个男人点头称是。于是蔡师有对其妻子道:这个男人是“懒病”,是因为夫妻生活过度了,肾虚所致。并说自己可以给他点中药,于是就送给他们一付“麻黄附子细辛汤”,嘱咐男人先吃晚饭,然后服药,服药一小时后关门保暖自己好好睡一觉。次日,男人高兴地对蔡师说,昨晚服药后不久,就浑身暖烘烘的,浑身汗出,今天就一点也不困了,也不怕冷了。

    这就是少阴病“口中和,背恶寒,但欲寐”,被蔡师用“麻附细”治好了!

 

普通感冒 (75)

最后编辑于 04-22 · 浏览 675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