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医案集锦(37)——足跟痛非小病,法宜峻补肾精

《内经》说:肾是“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又说:肾足少阴之脉,……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
秦伯未老先生在《中医临证备要》中指出:足跟疼痛,不红不肿,不能多立、多走,属肝肾阴血不足,虽系小病,治宜峻补。
毛以林医案:
陈某,男,60岁。2008年2月28日初诊:
患者足跟痛如针刺半年,近1月来病情加重,两足跟不能着地,若负重足跟亦痛不可忍,先后经西医止痛药、中药汤剂等治疗,均无效验。诊见:患者足跟痛如针刺,行走、站立时疼痛即作,行动困难,外观肤色不变,压痛明显,两下肢扪之不温,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濡。
证属肾精不足,元阳亏虚,足跟失养,兼挟湿邪,拟补肾温阳,兼祛湿热。处方:
仙灵脾10仙茅6补骨脂10骨碎补10沙苑子10桑寄生15当归20苍术10薏苡仁15牛膝10(单位:克),7剂,水煎服,头两煎内服,第三煎先熏后洗患足。
7剂后,诸证减半,继服7剂痊愈。
原按:本例患者,除足跟痛之外,尚有下肢不温,舌苔黄腻,脉濡等症。断为肾精不足,元阳亏虚,足跟失养,兼挟湿邪。方用仙灵脾、仙茅、补骨脂、骨碎补、沙苑子、桑寄生益肝肾、补元阳;用当归养血活血以通络;用苍术、薏苡仁、牛膝清利湿热。全方标本兼治,故取效甚捷!
另外毛以林教授指出:肾精又分肾阴肾阳!因此,在临床上需要辩证论治:
阴虚者,可在左归丸的基础上化裁;
阳虚者,或以右归丸进退;
骨质增生者,可加软坚之品;
筋脉拘挛者,可佐以舒筋缓急之味;
寒湿客于经脉者,又当散寒以祛湿。
种种加减,均不离补益肾精的根本大法!
最后编辑于 04-18 · 浏览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