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六经辨证医案集锦(32)——通腑何以能醒神?

发布于 04-17 · 浏览 247 · IP 天津天津
icon四川-海天 已点赞
img

 

 

毛以林教授指出:

在临床上,对于一些神昏的病人,我们常采用通腑泻浊的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的苏醒,这种治疗方法对中风的病人,使用尤多。

西医研究认为:说通腑的治疗药物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脑水肿、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这是西医的认识,中医应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我们先看一则下面的医案:

 

某女,30岁,发热1周不解,傍晚神志昏糊,头痛项强,呕吐,时有抽搐,谵语,大便秘结4日未解,小便黄赤,舌干红,脉滑数。予增液承气汤(大黄、芒硝、生地、玄参、麦冬),大便解而神清,抽搐即止。

 

为什么患者神昏、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可以通过泻下的方法就能缓解呢?

神昏病在脑,泻腑通便其治在下;脑在上,肠胃在下,二者相去甚远,通便和醒神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总要给人一个满意的说法才行!

其实,中医通腑泻浊的理论基础就是经络!

 

《灵枢·动输篇》说: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

 

《灵枢·寒热病篇》说: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属口,对入系目本;

 

《灵枢·经别篇》说: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颁顺,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

 

可以明确的是:足阳明胃经既络于脑,也“通于心”,而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六腑以通为用,腑中浊气应以下行为顺,若阳明腑气不通,浊气必然不能下行,浊气没有出路,就会妄行,沿经脉逆行向上,扰心,冲脑(其悍气上冲头),脑为浊邪所害,势必出现神昏!

通腑之法,可使浊邪得以下行,不再上逆,心不为浊邪所扰,脑得清净,神自当醒。

如此,通腑醒脑之说,即可得到圆满解释了!

由此亦可知,中医治疗中风时,常采用的镇肝熄风、想脑开窍法,也是通过经络而起效的!因为“足厥阴肝经……入络脑”故也;老年痴呆患者,用补督益肾之法而获效,亦是与经络的巡行分不开的。

脑栓塞 (27)

最后编辑于 04-17 · 浏览 247

1 1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