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七十三,八十四这个岁数还是要敬畏的

发布于 04-16 · 浏览 2268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iconlm1971、丁香医小白 已点赞

最近临床外科工作还是比较忙的,收治几例高龄的,尤其是七十三,八十四这个梗,是个有讨教儿的年龄。

🌸🌸🌸🌸🌸🌸🌸🌸🌸🌸🌸🌸🌸🌸🌸

首先声明一下,我并不迷信,也不做伪科学,也懂得辨证务实,只是想对这个年龄段的医学治疗谈点看法,和大家共勉

🙏🙏🙏🙏🙏🙏🙏🙏🙏🙏🙏🙏🙏🙏🙏

以前就听说这是一个坎儿,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也就是听听,其实真还不明白个所以然。只知道病人这个年龄有些会说:"我这个病有可能今年打不过去了",虽说我还是比较相信科学的,但病人既然说了,还是有点顾忌的,并不是担心这个"坎儿"会有多大生命危险,倒是在治疗的时侯需要更加谨慎应对,毕竟年龄大了,治疗风险相应增加了不少。

针对这个"坎"儿!我特意通过网络了解其中一二:

“73岁、84岁是个坎”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源于孔子享年73岁,孟子享年84岁。古人尊崇圣贤,尊崇孔孟之道,而古代医疗条件有限,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能活到70岁以上已属高寿,73岁、84岁成为心理上的“年龄门槛”。认为他们的寿命是“天定之数”,普通人难以逾越,因此形成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俗语。当然对现在来说这种说法本质毫无科学依据,但老一辈的人就是信。

  随着现在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活、医疗水平的升高,人类的寿命早已突破了古代人年龄的平均年限,而有一部分高龄老人恰在73岁或84岁时去世,往往造成了心理上的误导,恰恰正是这没有规律的概率事件,更增加了"这一坎"的神秘性。

还是那句话我们虽不参与迷信,虽说信封科学,但针对老龄化病人的治疗上却"不得不服"。

比如最近收治的高龄老年病人,(基层)虽说手术种类可能是一些常规手术,但病人群体确高龄的特性就展现出来了。虽说都恢复的顺利,但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都是谨小慎微的。就拿老年人的阑尾炎,腹股沟疝,胆囊结石胆囊炎,肠梗阻,胃肠道肿瘤的治疗往往都或多或少要通过延长平均住院时间,多学科会诊综合治疗才能恢复。不说治疗费用增减,不说治疗难度的高低,单说治疗风险预案往往都是胆战心惊,增加额外心理"负担"。

面对高龄这一群体,往往他们身体上机能的衰退,长来已久慢性病的积压、机体免疫力的下降都会在"生病"的时候表现的淋漓尽致,层出不穷,那是真叫"屋逢偏漏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浪"

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脑梗塞,肺功能减退已经是常见伴随的基础病,相应的肺心病,出血及血栓风险,肝肾功能减退等等之类的,相关的病种在其他疾病发病初期都会凸显,给临床救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疾病的发生发展不在成为单一的,而是以基础病,多发病,合并症为"一体"的综合疾病,因此所谓的"单病"在临床上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龄话题,老龄化问题,虽说在社会这个框架中早已"老生常谈",————要摒弃迷信,要关注个体健康差异,要通过现代医学延长寿命、要提高生活质量之类的话题很多。 但对于医生来说,却有别样的"风味"————

因为他们"生活的时候"面对社会是"群体",而"生病的时候"面对医生是"个体"!需要的的是"一对一,面对面"的精准化治疗。

就说基层外科来说:

🍀🍀🍀🍀🍀🍀

①病程不典型,诊断易误漏;

②沟通比较难,家属决定权;

③药量不敢用,代谢不好控;

④液体不敢补,心衰怎么整;

⑤手术不敢做,风险突出大;

⑥营养状况差,术后难恢复;

⑦心肺难管理,动不就慌喘;

⑧科室喊个遍,效果才显半!

🍀🍀🍀🍀🍀🍀🍀

不过通过现在多学科会诊,精细化治疗,大多数高龄患者都能得到不错治疗,缓解了痛苦,延长了生命!这才是医者要做的!

🌸🌸🌸🌸🌸

最后来讲, 73岁、84岁虽说是民间传统意义上的“坎”,但对现在来说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但他们疾病复杂的共性,还是要重视的!怎样能够用自己的医术让老年人减少痛苦,得到科学的医疗照护,才是我们更多思考的!对吧!!!

最后编辑于 04-16 · 浏览 2268

18 4 2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