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胱氨酸化痰






作用机制
通过巯基发挥粘液溶解活性,从而打开粘液蛋白中的二硫键并降低肺部分泌物的粘液粘度
警告
给药后支气管分泌物量可能增加;如果咳嗽反应不足,必要时考虑通过机械抽吸来维持气道畅通;如果气道阻塞是由于异物或局部积聚引起的,通过气管内抽吸清除,伴或不伴支气管镜检查
不适用于注射
哮喘或支气管痉挛病史患者慎用;这些患者发生超敏反应的风险增加
在大多数情况下,支气管痉挛可以通过雾化及时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来治疗;如果支气管痉挛恶化,请立即停止治疗
给药后有轻微难闻的气味(暂时性)
口罩雾化后可能在脸上产生粘膜;用水去除
在某些情况下,打开的瓶子可能会因化学反应而引起轻微的紫色变化;这对药物安全性或有效性没有影响
角膜结膜炎:摘下隐形眼镜;不要与局部抗生素同时使用
由于吸入后支气管分泌物可能增加,因此应进行体位引流、吸气叩击和抽吸;如果发生支气管痉挛,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如果支气管痉挛进展,请停止治疗
剂型和强度
吸入溶液(通用)
- 10%
- 20%
肺部疾病
通过黏液溶解促进排痰
溶液(10 和 20%)可以不稀释使用;3-5 mL 20% 溶液或 6-10 mL 10% 溶液;每 6-8 小时施用 1 至 10 mL 20% 溶液,或每 2 至 6 小时施用 2 至 20 mL 10% 溶液
诊断性支气管造影
手术前通过雾化或气管内滴注 2-3 次 1-2 mL 20% 溶液或 2-4 mL 10% 溶液给药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
参见单独的药物专论,乙酰半胱氨酸(解毒剂)
造影剂相关的肾毒性(标签外)
预防
600 mg PO q12hr,持续 2 天,造影剂给药前一天和当天
干燥性角膜结膜炎(标签外)
每 6-8 小时一次,滴 10% 溶液
剂量注意事项
直接滴注:每 1 小时 PRN 1-2 mL 10% 或 20% 溶液 PRN
气管切开术患者的常规护理:每 1-4 小时一次 1-2 mL 10% 或 20% 溶液,直接滴注到气管切开术中
通过小塑料导管滴入气管肺树段(在局部麻醉和直视下):通过连接到导管的注射器滴入 2-5 mL 20% 溶液
经皮气管内导管滴注:1-2 mL 20% 溶液或 2-4 mL 10% 溶液每 1-4 小时通过连接到导管的注射器
管理
在通过雾化给药乙酰半胱氨酸前 10-15 分钟施用雾化支气管扩张剂
雾化器溶液也可以 PO 给药
最后编辑于 04-12 · 浏览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