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医案集锦(6)——毛以林教授医案之沿肾经皮肤色泽变化案

现代人形容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很模糊,甚至很随意!是“黑箱理论”!言下之意,是要说中医的诊断近乎于“瞎猜”!是不足为凭的。
其实,这是狭隘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在作怪!真正的中医诊病,不是瞎子算卦——两头赌!而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这里就涉及到了对经络知识的运用。
《灵枢·海论》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
《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其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
《丹溪心法》指出: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斯以知其内。
“有诸内必形诸外,揣外以司内”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
《扁鹊心书》说:“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知其经络故也”!
毛以林教授曾治一患者,是一40岁的男性患者。
这位患者以前得过肾病综合征,而这次在就诊之日的10日前,在左侧膝盖内侧,出现了一条“条状色素沉积带”并向两端不断发展,色素带有明显的压痛,曾到皮肤科治疗无效。
这条色素带的走形与足少阴肾经的走形,完全一致。且其人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再次增加到7.5克每天。
毛教授认为:这条色素沉积带,是患者肾病综合征在体表的经络现象,不需要治疗,只需治其肾脏之病,此带即可消失。结合患者双足冷,且下肢浮肿的情况,予以金匮肾气丸加减:
制附子10克,桂枝10克,山茱萸15克,怀山药10克,熟地20克,芡实20克,菟丝子10克,丹参20克,桃仁10克。
患者服药,数日后,条状色素沉积带颜色变浅,下肢逐渐温暖,浮肿慢慢消退,8剂药后,诸证悉除。
最后编辑于 04-11 · 浏览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