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张胜兵品《伤寒》第126讲:太阳病(149条 · 半夏泻心汤)

发布于 04-11 · 浏览 311 · IP 湖北湖北

注:本文为听课粉丝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如有误差,还请海涵!

为了更加方便大家学习和交流,另外为大家提供两个学习本免费课程的渠道:

1、喜马拉雅搜索“张胜兵品《伤寒》”,音频课程,正在连载,已更新至250余讲;

2、微信搜索“张胜兵中医”公众号,同步连载音频+文字课程,欢迎一起学习交流。

张胜兵品《伤寒》

 第126讲:太阳病(149条 · 半夏泻心汤)

呕而发热本柴胡,如若误下证仍在,

复与柴胡汗出愈,误下满痛为结胸,

速解此证大陷胸,但满不痛此为痞,

中焦壅滞寒热错,半夏泻心是神方!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今天是2023年的1月25号,农历的大年初四,现在是上午的11:22,感谢大家守候在手机或者电脑旁,来收听我为大家讲的《伤寒论》。

今天我们讲《伤寒论》第149条条文,那么刚才这首开篇诗,虽然没有押韵和韵脚,但是总算是把149条条文的经旨,通过这个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比仲景的149条条文的更容易理解,因为我们写诗也好,或者打比方也好,解读也好,都是为了大家更容易去理解仲景的本意,这样就能更好的去用于临床,服务于大众。

我们还是先看条文的,原文解读完毕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首开篇诗,这样的话就更容易理解。

149条条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需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好,这个就是宋本《伤寒论》的原文,那么我们通过字面意思解读一下这段原文,患伤寒五六天之后,呕吐伴有发热,这已经具备了柴胡汤证,本应该选用小柴胡汤来进行治疗,但是医生却使用了攻下的药物,误下之后,如果患者仍然表现为柴胡汤证,可以再与柴胡汤来治疗。虽然误用了下法,但尚未产生变证,服用小柴胡汤之后会出现蒸蒸发热,随之振栗汗出而病情得到解除。如果误用了下法呢?出现了心下胀满疼痛,那这是结胸证,应该选用大陷胸汤来进行治疗。如果误用了下法之后,胃脘部胀满但是不疼痛,这是痞证,不能再服用柴胡汤,可以用半夏泻心汤来治疗。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以上七味药,加十升水,煎煮至六升,去掉药渣,再煎煮成三升,每次温服一升,每日三次。如果是出现结胸使用大陷胸汤的话,那么熬药的方法就用第二种方法。另外,半夏泻心汤方有一个版本,半夏不是半升而是一升。

在这里,我必须要跟大家指出,之前我们也说过,在仲景的方剂下面配有熬药的方法,我们之前有小柴胡汤,他是先把水煮了之后再去渣,去掉渣之后,把剩下的水再煮一下,然后再服用,有点类似于去掉渣之后再浓缩。而半夏泻心汤呢,也有这么个情况。半夏泻心汤是先煮,煮了之后去渣,然后再煎,煎了之后再喝,而不是直接去渣就喝。

那么后世医家把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都把它定义为和解剂。把小柴胡汤定义为和解少阳的这一个主方,把半夏泻心汤定义为这一个调和肝脾或者是胃肠的这个主方。

说白了,就是和解剂来调和的,调和和解的。那么调和和解的这个方药,在熬药的时候,就需要熬了药之后去掉渣再熬,有这么个过程,和其他的汤药煎煮方法不同。那么为什么和解剂要先煎、去渣、再煎,用这种方法呢?在之前的小柴胡汤的时候,我已经讲的很清楚明白了,在这里我也不啰嗦。而半夏泻心汤,它表现的更为突出一些,它既有黄芩,黄连这些苦寒药,又有干姜,人参这些温补药,所以,两种完全相反的药,在一起熬的时候,那么一般来说,首先要加甘草,要用甘草调和诸药,特别是两种药性相反的药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加甘草来调和诸药。另外,在煎煮方法的时候,去渣之后再熬一下,有这么个特点。

所以我们学习《伤寒论》,我们要前后互参,也要从中发现他们的规律,要善于总结。

你比方说: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这一句话,虽然这一句话出现在149条条文,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条文,但是在379条有原文,而且单独则作为一条条文出现,它的原文是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这样,我们就可以把149条的第一句话和第379条条文进行互参学习。

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他是在讲呕哕下利的呕。呕,呕吐的呕,第三声。呕哕下利的时候讲的呕。呕吐如果伴有发热的,用小柴胡汤来治疗,这是第379条的这个经文的意思,这条文的意思。而149条也就是本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什么意思?就是说伤寒五六日患者出现了呕,而且发热,这就是少阳病的表现,已经具备使用小柴胡汤的条件。如果医生没有诊断出他是少阳病,没有使用小柴胡汤,而是什么?而以他药下之,而是用泻药来下他,这就属于误治,那么这种误治就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而149条讲的就是小柴胡汤证误下之后所出现的三种情况的讨论以及治疗。

第一种情况是什么?第一种情况就是误下之后出现的第一种情况就是,这个病症并没有发生变化,柴胡证仍在,那么这个时候,我仍然可以使用小柴胡汤来治疗。因为这种情况的误下,并没有造成邪气内陷,所以仲景说,此虽已下之,不为逆,这个不为逆,意思就是说还没有错的很厉害,仍然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但是误下之后,毕竟耗上了正气,那么小柴胡汤助正达邪,服药后正气得到药力的相助,与邪气相争,就发生什么?发生了蒸蒸而振的这种振汗的现象。出现发热汗出而解。

那么关于蒸蒸而振,发热汗出而解,我们之前的条文早就学过,在哪一条?在《伤寒论》第101条。

第101条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这是不是第101条的原文?所以,第一种情况误下后的第一种情况,就是第101条条文所表达的意思。

那么既然第一种情况,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在第101条条我们学过了。如果大家想进一步的了解,为什么在与柴胡汤的时候会出现振汗的现象的话,大家可以回过头去听101条条文的语音,在喜马拉雅上可以找到,当然我们《张胜兵品伤寒》这本书马上就要面世,你可以在淘宝、京东都可以买到这本书,你看文字也行。

我们接着往下看。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这就是柴胡汤证误下后的第二种情况。误下之后,它就会出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很多种情况?由于误下的力度的不同,由于患者本身体质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结果,那么第一种情况是刚才已经讲过了,还是用柴胡汤。说明第一种情况伤正气,只是伤了那么一点点正气,并没有使邪气内陷,所以仍然可以用小柴胡汤。第二种情况是出现了什么?出现了心下满而硬痛,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什么?就是小柴胡汤证误下之后,患者出现了心下满痛,按之实硬,形成了结胸证。

这种情况是由于什么?是由于少阳邪热,由于误用了下法之后内陷入里,再加上患者本身又有水饮,所以邪热与水饮互结,热与水结,形成了什么?结胸证。这个时候,要用大陷胸汤来泄热逐水破结。

我们之前讲结胸的时候,是由太阳病误下而造成的结胸,而这一次是少阳病误下造成的结胸,虽然说它的途径不同,一个是从太阳而来,一个从少阳而来,但是所产生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出现了心下满而硬痛的结胸证,因此我们可以用同一个方子,用大陷胸汤来治疗。

那么第三种情况呢?是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也就是说,如果小柴胡汤证误下之后出现了心下满,但是不痛,这个称之为痞证,痞证叫但满而不痛,那么这是怎么形成的?误下以后,脾阳受损,邪热内陷。那么脾阳受损之后,就不能运化水湿,所以体内会产生寒湿,而邪热内陷与寒湿在一起交错,形成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在哪里?在中焦,积于中焦,因为中焦但满而不痛。中焦是寒热虚实错杂,脾胃升降失常,气机壅滞,因此,发生的心下痞塞不通。那么这个心下痞塞不通,有点类似于什么?有点类似于寒的热的、杂七杂八的一些东西都在这个中间堵着,在但是它又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包块硬块,没有。它只是说在这里有点拥挤,有点类似于什么?有点类似于一节车的车厢的中间,比如说一辆车车厢的中间,男的女的都在那里挤着,该往前的不往前该往后的不往后,都挤在中间挤着。那么挤在那个地方就不通畅。所以我们这个中焦由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后的,那么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寒热交错于中焦,形成了但满而不痛的痞满、痞证。那么用半夏泻心汤来治疗这个痞症,君药是半夏,所以它叫半夏泻心汤。那半夏干什么?半夏可以降逆止呕消痞。

我们看看半夏泻心汤的这个方子。半夏泻心汤里面,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大枣都是小柴胡汤的成分,小柴胡汤把柴胡去掉了,把柴胡改成了黄连,而且用了小剂量黄连。去掉了大剂量的柴胡,加了小剂量的黄连,为什么?因为他误下之后邪热内陷,内陷到中焦,而黄连,可以清胃热,清中焦热。柴胡就不具备这个作用,因为这个邪热已经内陷,所以不再需要柴胡了。邪热不在少阳,柴胡不需要,那么把柴胡换成了黄连。黄连来清一下胃热。黄芩呢,来清一下由少阳胆下陷,或者说这个陷到胃,陷到中焦的一部分热,由黄连和黄芩来解决,不需要柴胡。

同时加大半夏的剂量,因为半夏,它除了能够止呕以外,它能消痞,它具有消痞散结之作用。半夏刚好治这个痞证的,作为君药的。而为什么用干姜?因为柴胡汤误下之后伤及脾阳,人参、干姜、甘草就是半个理中丸,它可以温补脾阳。我们不是说他虚实夹杂、寒热交错吗?人参、干姜、甘草就可以温补脾阳,是因为他误下之后脾阳被伤,但是误下之后又邪热内陷,用黄连、黄芩来清邪热,这又是实热。那么实热的热和脾阳虚的虚寒,形成了寒热交错,实热的实证和脾阳虚的虚证,形成了虚实夹杂。这就是为什么半夏泻心汤里面有干姜而没有生姜,因为生姜走表,干姜温里,干姜是温脾阳,生姜发汗解表,降逆止呕。

如果说这一个半夏泻心汤证出现了呕吐为主的临床表现的时候,我们可以减掉干姜的量,加生姜的量。就把生姜加起来,那么就是我们后面要讲的生姜泻心汤。那我们以后再讲,我们只是说这个半夏泻心汤是怎么来的,如何去变化,因为这个半夏泻心汤本来就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变的,去掉了柴胡加黄连,把生姜改成干姜,这就是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的君药是半夏。小柴胡汤的君药是柴胡,就这么简单。由于一个是治少阳病,一个是治心下痞,所以,君药不同了,而心下痞,不需要少阳,不需要治少阳,因此,把柴胡彻底的去掉了,而把半夏加量成为君药。那么用黄连来替代柴胡,因为黄连可以清胃热清中焦热,把生姜改成干姜,因为生姜走表干姜走里,心下痞是个里证,正因此不需要生姜这个走表的药,只需要干姜这个温脾阳的药即可,因为他是小柴胡汤误下,误下伤及脾阳,我们需要干姜来温脾阳。

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半夏降逆止呕消痞,干姜温中散寒,黄连、黄芩苦寒清热,人参、大枣、甘草来补益中土,整个方子是辛开苦降,和中降逆,消痞散结。可以达到泻热补虚,升清降浊,散结消痞,这么多的功效,所以它是辛开苦降甘调于一体。这个方子,开治疗脾胃病之一大法门,很多脾胃病是寒热交错的,根本就逃脱不了半夏泻心汤的这个理法思路。这个方子辛开苦降,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妙不可言。

那么在149条条文里面,只是说了但满而不痛的,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其实际上半夏泻心汤的运用是相当的广泛,因为这个心下痞,它是气机寒热壅塞于中焦,因此,他除了出现但满而不痛以外,可以出现恶心、呕吐、嗳气,甚至肠鸣,大便干稀不调,等等等等,非常多的这个临床表现都有可能出现,只要是中间中焦寒热交错,虚实夹杂,壅塞不通,无论是它产生的上焦病症,还是下焦病症,还是中焦病症,只要是机理是寒热交错,虚实夹杂,中焦壅滞不通,通通可以用半夏泻心汤来辛开苦降,升清降浊,寒温并用、功补兼施,都可以,所以它的变方变化无穷,它治疗的疾病不胜枚举。

可以说不懂《伤寒论》的人都会用半夏泻心汤。而《伤寒论》首次出现半夏泻心汤是小柴胡汤误下,但是如果不是小柴胡汤误下,能不能用半夏泻心汤,当然可以。如果患者本身就脾阳虚,再加上又有热入中焦一样的会形成寒热交错,虚实夹杂这个证型,只要出现了这个证型,就可以用半夏泻心汤来治疗。

那么由于它是在中焦,痞塞不通,所以它治疗胃肠疾病很多,其实际上用它只治胃肠疾病的话,简直就是管中窥豹而已。它能够治胃溃疡、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胃黏膜脱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不完全性梗阻、顽固性腹胀、肝炎性腹胀、胆囊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及各种手术后的痞满、腹泻、呕吐,包括妊娠呕吐,美尼尔氏综合症,口腔粘膜溃疡等等等等,还有在癌症上可以治疗胰腺癌、肝癌、胃癌、胆囊癌、肠癌等等等等,只要它属于中焦,气机壅滞,寒热交错,虚实夹杂,都可以用半夏泻心汤来加减治疗。

半夏泻心汤在临床当中的运用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我几乎每天都在用这个方子。因为我每天都接诊很多癌症,而癌症形成痞证的几率是相当大的,不管是胃癌、肝癌、胰陷癌、肠癌、胆囊癌都有可能出现寒热交错、虚实夹杂的心下痞满,所以半夏泻心汤在癌症当中的运用极为广泛。

而且由于科技的发达,现在冰箱、空调,啥都有,那么人们又喜欢喝冷饮,所以很多人有脾阳不足,脾阳虚。而现在除了产生这种脾阳虚以外,比如喝冷饮,喝冰啤酒等等产生的脾阳虚,但是人们又喜欢吃味重的,比方说辛辣的大鱼大肉,这都能滋生热量的,那么大鱼大肉,或者是辛辣之品可以产生热,而吃冷饮、冰的东西可以产生寒,这样一来很容易产生胃肠病,它的证型就属于寒热交错。而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交错胃肠病的祖方,是祖宗。所以半夏泻心汤,在当今社会运用的是相当广泛,比如说有的人吃了凉的会拉肚子,吃了辣的又会长痘痘,又会反酸,又会胃热。吃凉的也不行,吃辣的也不行,说明什么?说明他的体内早就寒热交错,吃凉的伤脾阳,容易拉肚子,容易肚子痛;吃辣的,又伤胃阴,产生胃火,或者是胃中有实热产生火,他又长痘痘,又会胃热,这个时候,有的人就会认为我寒的不能吃,热的不能吃,辣的不能吃,我是不是阴阳两亏人快挂了?其实不是,其实你是寒热交错而已,你只需要用黄连、黄芩来清热,用干姜来温脾阳,用半夏来散结开痞,就可以解决凉的也不能吃,辣的也不能吃的这种情况了,无论你是胃病还是肠病,还是肠炎,还是肝炎,还是胰腺炎,只要你是寒热不调,通通半夏泻心汤来加减,无有不效者,除非你是加减没加减到位。

我相信在这里听课的很多人都是我的粉丝,应该看过写过一本书叫《攻癌救命录》,还有《医道回春》。《医道回春》里面有很多癌症肿瘤的成功病案,而《攻癌救命录》里面,在胃癌篇里面有一个老奶奶得了胃癌,这个胃疼的不得了,已经买了老鼠药准备自杀的,她的女儿不忍心看到她这样,就带她到我这里来,我给她开的就是半夏泻心汤和失笑散。在《攻癌救命录》的第六讲,题目叫胃癌已买老鼠药,半夏泻心转乾坤,在《攻癌救命录》的第84页第六讲。当时是2018年,患者来的时候主诉是胃脘部剧痛,而且还伴有呕吐,有半年多了,加重一月。

这个老奶奶,于半年前胃脘部就是疼痛,伴有呕吐,经我们武汉某西医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胃癌。那么通过西医的相关治疗之后,发现在肺部又出现了转移的肿瘤,患者疼痛加剧,并有蔓延的趋势。这个疼痛只能靠吗啡方能缓解一二。这个患者不堪折磨,偷偷买了老鼠药,准备自我了断。其女经人介绍,她的女儿经人介绍到我处就诊。

这个患者当时的情况是吃什么东西都吐,大便无力,小便夜起十几次。当时我就诊断她为寒热交错,痰瘀互结,气机壅滞。因此我采用了半夏泻心汤合失笑散合四磨汤合丹参饮四个方子一起加减的,其中半夏泻心汤是主方。

但是《伤寒论》原文说但满而不痛为痞,才用半夏泻心汤。而我这里胃部剧痛,为什么要用半泻心汤?这个地方剧痛,难道就不能用半泻心汤了啦?她只不过是个夹杂症。半夏泻心汤你不要去死记硬背的,理解它就是个痞,你要搞清楚它是中焦寒热交错就可以了。中焦寒热交错,虚实夹杂,不管他有没有痞,说不定他只是呕吐,说不定他只是拉肚子,但是他肯定不会有剧痛,因此我加了失效散和丹参饮,为什么?因为他的胃部有肿瘤,舌下脉络瘀阻,他是由瘀而引起的疼痛。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我用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用失笑散,用蒲黄、五灵指,这不就给他止痛了吗?所以她的痛是由瘀引起,瘀堵引起,而不是由痞证引起。因此,他虽然有剧痛,我们仍然可以用半夏泻心汤。

所以一定要活学活用。半夏泻心汤的用法,虽然仲景第一次提出来的时候是治疗心下痞,但是你要掌握半夏泻心汤的组方原理,它是寒热交错,虚实夹杂,无论他有没有痞,都可以用它,只不过如果痞证不明显,你就少用半夏喽。热症明显,你就多用清热的药喽。寒性明显,你就多用干姜喽。如果它呕吐厉害,你就可以加生姜喽,变化无穷。掌握的是医理,不要死记硬背。

很显然,这个患者通过我的一番治疗之后,锦旗送到了,他的最大功臣莫过于半夏泻心汤,所以半夏泻心汤,它基本上是我治疗寒热交错癌症的主要方剂。

一定要活学活用。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开篇诗,呕而发热本柴胡,就是呕吐伴有发热,他就是少阳病,就是小柴胡汤。如若误下证仍在,如果误下呢?小柴胡汤证仍在。复与柴胡汗出愈,再给小柴胡汤,振汗就可以好了。如果误下满痛为结胸,如果误下呢?这个满痛实硬。这个是结胸证。速解此证大陷胸,这个时候,就要用大陷胸汤了。如果误下,但满不痛此为痞,满而不痛的话,这个是为痞症。这是什么情况呢?中焦壅滞寒热错,中焦气机壅滞,寒热交错,虚实夹杂。怎么办?半夏泻心是神方。回过头看我们开篇诗,是不是觉得非常的简单?

学中医就这么简单,学伤寒就这么容易,跟随我一起学习,没有什么是难的东西。

我是张胜兵,希望大家能继续跟着我学习《伤寒论》,学习、传承、发扬中医。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我们下节课不见不散!

伤寒 (21)

最后编辑于 04-11 · 浏览 311

回复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