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剑光层面外科等离子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培训班现场速记总结
1.BPH治疗要早,防止膀胱功能受损太多。(编者注:下尿路梗阻导致膀胱顺应性降低,逼尿肌收缩力下降,形成不稳定膀胱。)
2.治疗效果与减少的体积比例相关: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泌尿外科学习笔记”
从上述对比不难看出,以上各种方法中,开放手术对前列腺减体积作用最明显,疗效最好。与开放手术相似疗效的微创手术——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它是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在经尿道切除技术中的逆行重现,是利用层面解剖实现层面外科的典范。
3.为什么选择TUERP?
①可达到开放手术类似的减体积效果:80%;
②结合组织粉碎器的使用,切除效率更高;
③术中剜除时阻断了血供,出血更少;
④术后恢复更快:创面坏死组织少、创面上皮化更快、尿常规恢复更快。
4.层面外科的内容包括:
①层面的进入;
②层面的扩大;
③层面的沟通;
④层面的跃迁;
⑤层面的迂回。
(编者注:以层面外科技术为理念施行的各类手术均会运用到)
5.身后留下无血创面:术中一边推剥腺瘤,一边做好止血。任何时间见到血管,不管它是否正在出血,均直接凝闭,不留任何出血点,留下一个无血的创面。
6.“只有一处”原则:推剥腺瘤时如发现组织桥,则立即、马上、即刻切断组织桥,保证只有一处附着,即未分离的腺瘤与机体的连接,其它连接均需立即、马上、即刻离断。
7.BPH为多中心发病,腺瘤各自从不同地方发生发展,不同地方发生而来的腺瘤位于不同的平面内,因而将平面相向扩大时,会出现组织桥,需锐性离断。
8.整体手术及管理流程:
①膀胱镜检查;
②剜除腺瘤时,使用电切环或镜鞘推剥,结合电切环的推切作用
⑴预止血+边剜边止血,边剜边切断连接桥;
⑵保持只有一处出血、只有一处附着;
③腺瘤推入膀胱后的创面再止血;
④腺瘤表面刻切,使其表面粗糙,方便刨削(编者注:如腺瘤表面太过平滑,粉碎器无法吸牢,降低粉碎效率);
⑤粉碎腺瘤
⑴粉碎前应充分止血,避免因视野不清而使粉碎器吸附到膀胱等正常组织;
⑵头低位,两路进水,粉碎器吸入面朝上或朝下均可,视野清楚的情况下吸附到膀胱的概率极小(编者注:大部分教授推荐粉碎器吸入面旋转180°使其朝下,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吸附到膀胱)。
⑥膀胱镜检查排除损伤和残留组织;
⑦创面再止血;
⑧退镜观察创面、尿道括约肌;
⑨留置尿管
⑴尿管建议使用乳胶材质;
⑵球囊打大一点,建议70ml,避免其滑入前列腺窝。
⑩术后ERAS管理,免冲洗,24小时拔除尿管(编者注:确切止血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如无绝对信心建议至少留置尿管3天)。
9.心功能不好的患者可以术中同时作膀胱造瘘。
①使用较大的36F塑料(编者注:强调材质为塑料而非金属,以防电切环做功时不慎接触到穿刺鞘导致短路)Trocar(去除气封)或较大的经皮肾鞘作造瘘通道,灌注液可通过该通道单向持续流出,降低膀胱内压力,同时可带出组织碎片及电离产生的气体;
②可经该通道使用异物钳或肾镜取出较大的组织碎片。
(编者注:实际使用时需将鞘尖小角度进入并距离膀胱壁约0.5-1.0cm,太远则冲出组织的效果不佳)
10.术后处理:
①检查膀胱及前列腺窝内无碎片,膀胱颈和前列腺窝无出血,尖部少量静脉出血或黏膜出血不需特殊出来;
②24F三腔气囊导尿管;
③低压止血(关闭灌注液再止血),一般不需压迫前列腺窝;
④如术中行了膀胱造瘘,手术结束时可直接拔除Trocar或经皮肾鞘,不缝合造瘘口(如缝合,则可能导致尿液自膀胱伤口流出至耻骨后间隙,无法排出),并在造瘘口愈合后拔除尿管(约3天);
⑤拔除尿管后查尿流率和残余尿,定期复查尿常规和PSA;
⑥术后继续口服一周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
11.TUERP术的三个关键动作:剜剥、推切、止血(编者注:并非机械的、相互独立的三个动作,而是联系的、普遍的、相辅相成的、有机交替的三个动作)。
12.创面愈合的标志:尿白细胞的正常或接近正常。
13.创面刺激可以导致急迫性尿失禁,可以予以消炎止痛、M受体阻滞剂解除膀胱痉挛等措施对症处理。
14.建议BPH术前常规行MRI检查,发现有明细的腺瘤再行手术治疗;腺瘤越大,术后效果越好;如无明显腺瘤,建议谨慎选择手术。
15“花盆种花原理”:TUERP术中的工作面积等于腺瘤与假包膜的连接面积,并不受前列腺体积的大小影响(编者注:极大的BPH多半或凸入膀胱内生长,凸入膀胱内的部分不需剜除,但增大的腺体可能导致前列腺部尿道延长,增加一些工作面积。就像花盆种花一样,花卉长大后将会向花盆外生长,与花盆的连接始终依靠最初的土壤)。
16.TUERP的手术特点:
①经增生腺体与外科包膜间层面剜除腺瘤,是层面外科手术的典范,不会直接损伤尿道括约肌;
②剜除动作本身以膜部尿道和尿道括约肌为支点
⑴作用于腺瘤的力会反作用于括约,可能会将括约肌拉长或拉伤;
⑵镜鞘作用于各支点上的直接压力可能导致各支点的损伤。
17.“柿子先挑软的捏”:剜除过程中如遇到较难剜除的层面,则转换其它角度的其它层面,先解决较好剜除的层面。
18.剜除过程中往往进水易、出水难,容易导致膀胱内高压,应时刻注意!
19.术后不要用纱布压迫尿道外口,可能导致缺血性狭窄(编者注:可使用粘性较强的胶布将尿管拉紧后固定于大腿)。
20.如果鞘与尿道过紧,则应更换小鞘,避免瘢痕挛缩。
21.如果膀胱颈挛缩反复治疗无效,可按前列腺癌根治术处理(编者注:不敢轻易尝试)。
22.剜除过程中的视野应二八开:2成视野在包膜,8成视野在腺瘤。
23.正确的剜除平面的特点:
①有血管;
②不需用力即可剜除(编者注:需积累一定经验后体验手感)。
24.刨削系统使用基本原则:
①确切止血,保持视野清晰;
②灌注充分,保持膀胱充盈。
25.冲洗液高度:60-90cm,
26.表面太光滑的组织要预处理,使其粗糙化,不然可能吸不动、吸不稳,降低粉碎效率。
27.刨削系统使用技巧:
①在组织粉碎前要仔细检查前列腺窝并仔细彻底止血,重点在膀胱颈和前列腺尖,要在低压灌注时视野仍能保持清晰(编者注:反复强电止血,尤其是膀胱颈面向膀胱的一面);
②保持膀胱充盈,必要时同时使用4袋3L生理盐水同时灌注增加灌洗流量;
③倒转粉碎器刀头,沿膀胱后壁寻找并将腺瘤吸住,然后将刀头移动至膀胱中央,使刀头远离膀胱壁,再继续粉碎操作;
④使用专用配套的组织粉碎吸引管,避免负压使吸引管变扁,不能吸出组织;
⑤如视野不清,立即放松脚踏,停止粉碎操作,必要时再次检查止血后再继续粉碎;
⑥注意吸引管道中出水量和组织吸出的速度,如出水量速度很快,说明组织粉碎器效率低,需要调慢粉碎速度或更换刀头;
⑦粉碎完成后再彻底检查一遍膀胱和前列腺窝,明确膀胱、前列腺窝是否损伤和腺体残留。
28.正确辨认膀胱黏膜和前列腺腺瘤组织的技巧:
①如吸住膀胱黏膜,则刀头不易移动;
②若吸住腺体组织,刀头可轻松移动,操作者手感轻快,且组织表面有不规则的白色棉絮状改变,血管少;
③一旦怀疑膀胱黏膜吸入,则应立即停止脚踏,关闭负压开关。
(编者注:组织粉碎器的并发症虽然存在,但合理、规范的使用,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