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汪波教授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一、课题组简介

汪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肿瘤学博士(临床型)、博士后合作导师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肿瘤科 科主任
2. 中山大学医学院肿瘤学教研室 副主任
从事临床及研究工作三十余年。长期专注于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包括化疗、小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和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治;此外,对鼻咽癌等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晚期肺癌、晚期胃肠道肿瘤、生殖源性肿瘤、乳腺癌以及软组织肉瘤等的临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社会兼职:
1. 深圳市医师协会淋巴瘤专委会 主任委员
2.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3.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专委会 常务委员
4. 广州抗癌学会淋巴瘤专委会 副主委
5. 华南名医联盟肿瘤学专科联盟 副理事长
6.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综合治疗委员会 副主委
7. 广州抗癌协会脊柱肿瘤专委会 副主委
8.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肿瘤防治专委会 副主委
9. 临床肿瘤学协会(ASCO)会员
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中山七院)作为深圳市与中山大学“市校战略合作”的结晶,为进一步推动医院各项事业良好发展,中山七院面向全球招聘优秀博士后,竭诚欢迎优秀青年人才前来应聘,共创世界名院和良医红炉的伟业!
中山七院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医院占地面积 23.36 万平方米,是中山大学在深圳的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首批国家航空医 疗联合救护试点医院,深圳市唯一、广东省内第二个移动医院。医院规划总床位4000张,其中一期建设编制床位800张,实际开放床位863张,于2018年5月11日正式开业。医院二期将于2025年3月竣工交付,完成3200张病床建设,建成后医院将成为华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医院。

医院二期
我们的优势
01 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中山七院始终注重内涵建设,将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放在首位。 目前医院开设专科71个,引进中大医科2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团队。累计引进“三名工程”高层次医学团队10个,获批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个(普通外科)、深圳市医学重点(培育)学科4个(胃肠外科、肾病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和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1个(中医糖尿病专科),拥有院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儿童血液肿瘤专科、神经内科、脊柱外科、泌尿外科)、院级重点专病3个(糖尿病、肺癌、病毒性肝炎)、院级重点技术3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胆胰疾病综合微创诊治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

何裕隆教授开展手术

重点学科一览图
自开放运营以来,中山七院疑难危重患者收治率最高超过 80%,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超 99%,三四级手术占比最高达 66%;开业仅 4 年 2 个月就顺利通过三甲医院评审,创造了新建医院最快成功「创三甲」的纪录;2021 年、2023 年两度荣获深圳市委卫生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2023 年,医院获评「广东省医疗系统先进集体」;2023 年,医院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肝癌定向治疗术;开业五年荣登《2023 中国医院创新转化 100 强》排行榜综合榜单;2024 年 7 月,中山七院获得「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基地」挂牌。

2022 年 7 月顺利通过三甲评审
成为全国建院时间最短的三甲医院

医院拥有一批高端医疗设备
02 人才队伍稳健发展壮大
医院筑巢引凤,从全球吸引高端人才,目前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高层次人才 304 人次,包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名、宝钢优秀教师 2 名、广东省高层次人才 5 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1 名、广东省青年医学杰出人才 10 名、广东省珠江学者 1 名、广东省杰出青年人才 5 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 277 人次。聘请 71 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医院荣誉教授、特聘教授,定期来院指导临床、科研及学科建设。
作为中山大学第七临床学院,医院致力打造深圳「名医摇篮」:成立 28 个临床教研室,高分通过中山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实地评估,临床能力培训中心是深圳市三家 4 星级培训中心之一,获得美国「长照」助产「ALSO」培训基地资质、美国「AHA」心肺复苏培训基地、国家航空救援培训基地、深圳市安宁疗护临床实践带教基地、广东省安宁疗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建立了覆盖本科生见习实习、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住院医师和进修生培训的完整教学体系。

中山七院 2024 届研究生毕业合影
03 科研平台优越实力初显
中山七院建院以来始终贯彻科研强院的发展理念,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及深圳「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战略机遇,力求构建一个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紧密合作的高水平开放式医学科研大平台,确保专职科研人员将 70% 的时间与精力服务临床工作。2022 年 6 月,医院与中山大学医学院建立联合实验室,科研用地总面积拓展至 2,200㎡。未来二期项目竣工后,将落成 6 万㎡科研大楼,为医院科研发展夯实基础。
建院至今,医院获批各类纵向科研基金立项688 项,其中基础科研实力「金标准」国自然基金144 项,国社科重点项目 1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课题 3 项,国自然项目立项数及立项金额,建院来一直位于深圳市医疗机构头部(2018、2022 年位列第一);2023 年深圳市医科院成立,医院当年获「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27 项,2024 年获 31 项,均同样位列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首位。各类纵向科研经费累计约2.465 亿元。
医院现有专职科研人员约 200 名,已获批落地广东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研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深圳市中药活性物质筛选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深圳市骨类组织的修复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伯明翰大学-中山七院联合临床研究所、心肺复苏研究所和临床医学研究大数据中心、中山七院-米尼奥大学 13Bs 研究所器官联合实验室,以及爱德蒙•费舍尔(Edmond H. Fischer)转化医学研究诺奖实验室和托马斯•林达尔(Tomas Lindahl)DNA 修复精准治疗诺奖实验室。




科研实验室揭牌仪式
04「让员工满意」彰显温暖
建院以来,医院始终贯彻落实以员工满意为核心的「三个满意」核心价值观,积极引人、育人、留人,在福利待遇、衣食住行等方面给予充足保障。医院工会 2020 年和 2024 年分别获评「2017-2019 年度中山大学先进职工小家」和「2020-2022 年度中山大学先进职工之家」称号。
中山七院为员工提供广阔多元的职业发展规划,支持员工进修、晋升与发展。为吸引一批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深圳市、光明区也为人才提供了人才培育专项,助力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三、申请条件
01基本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身心健康。
02学历要求: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阶段为肿瘤学、免疫学等肿瘤相关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或已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
03学术要求: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或临床能力,有科研探索及团队协作精神,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
04招聘要求:本年度招聘科研型博士后1名,临床型博士后3名。(注:科研型博士后要求有培养细胞等实验室操作相关经验)
四、出站条件
01 科研型博士后
在站时间2年,考核合格并取得不少于2项代表性成果可申请出站。 科研型博士后岗位常年招聘。
02 临床型博士后
在站时间一般为3年,并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出站可同时取得住院医师规培证和博士后证书。 临床型博士后岗位每年1-5月份招聘。
五、在站期间
提供医院博士后科研启动经费,协助申请各类资助力度丰厚的人才培养项目、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及科研项目,为博士后提供强大的科研支持。在站期间可通过学校申请助理研究员资格。出站规划:01转聘副研究员 ,优秀博士后可以申请转聘中山大学副研究员,继续进行科研工作。02留院,达到出站条件的博士后,可根据医院岗位需要优先留院。出站后资助,可申请深圳市博士后出站留深科研资助、光明科学城青年科技人才生活资助及光明科学城出站博士后生活资助。
六、丰厚保障福利待遇
1.提供行业内有竞争性的待遇,博士后税前年薪35-45w;
2.辅导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及省市级基金项目等;
协助申请光明科学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配套生活补贴(青年基金24w、面上项目60w);
3.博士后在站期间可申请深圳市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及博士后人才项目、提供医院博士后科研启动经费、在站博士后可通过学校申请助理研究员资格;
4.博士后出站留院可申请深圳市博士后出站留深生活资助(36w);博士后出站考核优秀者可申请留院工作,研究成果突出者可直接推荐参评中山大学高级职称;
5.在职期间提供深圳市人才住房保障(须满足深圳名下无房);
6.协助申请落户深圳、深圳市人才引进补贴;
7.协助申请国家、省、深圳市高层次人才项目;
8.协助办理子女就读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距离医院仅500米,是深圳规模最大、最富有竞争力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之一,拥有一流师资队伍,与中大教职工享受统一待遇;
9.优质医疗服务保障、享受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
有意愿者请将个人简历(含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研究工作、实验技能、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等)发送到黄老师邮箱:919901893@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 “博士后申请+本人姓名”。
最后编辑于 04-08 · 浏览 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