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一例碱烧伤“罪魁祸首”是——管道疏通剂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男性患者,50余岁
患者家中卫生间地漏堵塞,约4小时前使用管道疏通剂疏通下水道,疏通过程中往下水道内倒开水,导致发生剧烈反应,下水道内的管道疏通剂及开水喷溅到面部、右上肢。
发生喷溅后将沾染管道疏通剂的衣袖卷至上臂进行清洗。后来发现上臂局部皮肤发黑才到医院就诊的。
【既往史】:既往体健。
【临床诊断】:碱烧伤Ⅱ°—Ⅲ°面部、右上肢、右手(Ⅲ°创面主要位于上臂中段)
【治疗经过及结果】:
患者家人入院带来的管道疏通剂照片

入院当时创面的情况,保护患者隐私面部创面就不上传了,面部、手部、前臂创面相对较浅都是二度的,住院后经过保守换药都自行愈合。深度创面主要位于上臂中断,环形创面


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性,需要按碱烧伤创面处理原则处理。再次进行清洗,持续使用3%硼酸溶液湿敷中和皮肤保留碱液延缓碱液残留下沉进一步加深创面。
上臂进行手术切削痂+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
术中照片没留全
术后皮片成活照片


上臂后侧局部成活的欠佳,后期表皮脱落后也都愈合良好。

这个患者后期我随访过,随访照片换手机没保存住。外观很好,也没有明显的挛缩,上肢的功能没有受到影响。患者本人及家属都很满意。
总结与讨论
这个病例是我比较早期的一个患者,当时不太注重照相和收集资料,所以照照片的角度,整个过程中也没有留全照片。翻出来这个病例总结复盘一下。
这个病例没有什么难度,植皮也不是那么美观。只是损伤的原因和这个管道疏通剂的危险,我想把这个病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起到一个科普宣传、警示提醒的作用。
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平时如果正常使用的话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这个患者主要是操作不当,当时往下水道内倒入开水造成剧烈反应发生喷溅,这个是主要的损伤原因,再有就是受伤以后没有及时的脱去污染的衣物,而是将衣袖卷至上臂,导致上臂长时间接触碱性液体创面进一步加深导致的后期治疗过程中无法自行愈合,需要手术植皮。
环形烧伤创面也不是所有的都需要入院后就需要急诊切开减张,本例虽说是环形烧伤但是碱性烧伤的创面形成的焦痂相对属于软痂,且深部组织肿胀的不明显影响不到肢体远端的血运,所以无需进行焦痂减张切开,过程中密切观察即可。
碱烧伤的创面主张早期进行清创切痂,但是烧伤科很难做到急诊就进行焦痂切除的急诊手术,还需要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基本情况,尽早择期手术切除碱烧伤的坏死组织,避免创面进一步加深。硼酸湿敷这些基本操作还是要跟进做到位的。
做这个手术的时候,我们还没有电动取皮刀,都是拿滚轴刀取的皮,所以植皮的美观程度略差一些。如果这个手术让我现在做的话,我可能不会一期切痂之后直接植皮,我更主张分两次手术一期切痂后进行生物敷料或者是负压覆盖过度一周之后再进一步清创进行自体皮片移植,这样创基残留的坏死组织能够更确切的清除,创基出血更少、止血更确切,植皮效果更好、成活率更高。
下面是我之前分享的碱烧伤的创面分两次手术如何处理的帖子附带一下链接:
足部火碱烧伤的处理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1432415?sf=1&sr=1
最后编辑于 04-03 · 浏览 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