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喘憋加重入院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刘某,男,63岁。
【主诉】:反复发作性胸闷、气喘3-4年,加重10余天,于2024年11月5日入院。
【现病史及既往史】:患者于3-4年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胸闷、心慌,气喘,未诉胸痛,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等不适,活动后加重,平时一般活动不受限。无夜间憋醒,无晕厥、黑蒙,诊断为“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平素口服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病情可缓解。近10余天左右患者喘憋加重,大约行走10余米出现喘憋,休息时无喘憋,且出现双下肢水肿,患者在家口服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患者病情好转,喘憋减轻,双下肢水肿减轻,一般活动可。
T:36.3℃ P:82次/分R:20次/分 Bp:157/104mmHg 神志清,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四肢活动自如,双侧Babinski征(-)。
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否认脑血栓史,否认冠心病史,否认糖尿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长住本地,否认疫区接触史。生活规律,吸烟40余年,20支/天,近半年10支/天,无饮酒嗜好。
【检查】:
心电图:T波低平。








入院诊断:1.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粥样斑状,扩冠,利尿,降压,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住院9天出院。
出院后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药物,出院后3月再次出现喘憋加重,活动后喘憋,休息无明显喘憋。症状同上次住院。
为什么患者又出现喘憋?患者按时服药,没有劳累等引起喘憋诱因,继续完善检查






患者双下肢高凝状态,考虑是不是有肺栓塞,进一步做肺CTA



给予利伐沙班口服,住院7天好转出院。
【临床诊断】:1.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2.肺栓塞3.高血压2级极高危
总结与讨论
患者第一次住院,以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治疗,当时有没有肺栓塞,是不是漏诊了…值得思考。
最后编辑于 03-27 · 浏览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