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麻醉药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常用麻醉药物在诱导期和维持期的剂量、推注注意事项及关键药理特点的详细总结,需根据患者体重、年龄、肝肾功能及手术类型调整:
一、镇静/催眠药
1. 丙泊酚(Propofol)
诱导剂量:成人1.5–2.5 mg/kg(缓慢静注 20–40秒推完),老年/心功能差0.5–1.5 mg/kg
维持剂量:持续输注50–150 μg/kg/min(根据BIS调整 维持40–60)
注意事项:
①注射痛(可预注利多卡因20–40 mg)②呼吸循环抑制明显(尤其低血容量患者)
禁忌:过敏、严重脂代谢紊乱
2. 依托咪酯(Etomidate)
诱导剂量:0.2–0.3 mg/kg(10–20秒推完)
维持剂量:不推荐持续输注(肾上腺抑制风险)
注意事项:
①血流动力学稳定(适合心功能差、休克患者)
②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连续使用≤1剂)
二、阿片类镇痛药
1. 舒芬太尼
诱导剂量:成人0.3–0.5 μg/kg(缓慢推注,用于抑制插管反应),心脏手术0.5–1.0 μg/kg(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联合用药:常与丙泊酚/依托咪酯、肌松药联合诱导。
维持剂量:持续输注0.1–0.3 μg/kg/h(根据手术刺激和血流动力学调整)。
注意事项:
①胸壁强直(与快速推注相关 需缓慢给药)
②蓄积作用(长时间手术换用瑞芬太尼)
2.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
诱导剂量:1–2 μg/kg(缓慢推注)
维持剂量:0.1–0.3 μg/kg/min(需持续输注)
注意事项:
①超短效(半衰期3–5分钟) 术后需衔接镇痛
②心动过缓(备阿托品)
三、肌松药
1. 罗库溴铵(Rocuronium)
诱导剂量:0.6–1.2 mg/kg(快速推注 60秒达插管条件)
维持剂量:0.1–0.2 mg/kg(每20–40分钟追加)
注意事项:
①可被舒更葡糖钠(Sugammadex)快速拮抗
②肝功能障碍者减量
2. 顺式阿曲库铵(Cisatracurium)
诱导剂量:0.15–0.2 mg/kg(2–3分钟起效)
维持剂量:0.03–0.05 mg/kg(每40–60分钟追加)
注意事项:
①霍夫曼消除(不依赖肝肾代谢)
②组胺释放极少(适合过敏体质)
四、吸入麻醉药
1. 七氟烷(Sevoflurane)
诱导浓度:6–8%(复合氧气+笑气)
维持浓度:1.5–2.5%(根据BIS/MAC调整)
注意事项:
①诱导迅速 气道刺激小(适合小儿诱导)②与钠石灰反应生成Compound A(避免低流量麻醉时长时间使用)
2. 地氟烷(Desflurane)
诱导浓度:不推荐吸入诱导(气道刺激强)
维持浓度:4–6%(苏醒快 适合短手术)
注意事项:
①需专用挥发罐(沸点低)
②禁用于哮喘患者(诱发支气管痉挛)
五、辅助药物
1. 利多卡因(Lidocaine)
用途:抑制插管反应
剂量:1–1.5 mg/kg(诱导前1–2分钟静注)
注意事项:过量致惊厥(单次≤100 mg)
2.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诱导前剂量:0.5–1 μg/kg(10分钟输注)
维持剂量:0.2–0.7 μg/kg/h(镇静、减少阿片类用量)
注意事项:心动过缓、低血压(慎用于心功能不全者)
六、推注注意事项
1. 通用原则
缓慢推注(除非紧急插管需快速肌松):
丙泊酚、依托咪酯:20–40秒
芬太尼:1–2分钟
肌松药(罗库溴铵):快速推注(10秒)
监测反应:推注中持续观察BP、HR、SpO₂
2. 特殊人群调整
老年患者:所有药物剂量减少30–50%(尤其丙泊酚、阿片类)
肥胖患者:按理想体重(IBW)计算剂量(肌松药例外 按实际体重)
肝肾功能不全:顺式阿曲库铵(首选)、瑞芬太尼(不受肝肾影响)
3. 药物相互作用
丙泊酚 + 阿片类:协同呼吸循环抑制(减量)
肌松药 + 氨基糖苷类:增强肌松效应(避免合用)
七、紧急情况处理
1. 严重低血压:
暂停药物 快速补液 静注去氧肾上腺素50–100 μg
2. 过敏反应:
停可疑药物 肾上腺素0.1–0.5 mg IV 氢化可的松100–200 mg
3. 误注血管外:
丙泊酚外渗→局部冷敷
依托咪酯外渗→无需特殊处理
总结表格
丙泊酚 1.5–2.5 mg/kg(IV慢推) 50–150 μg/kg/min 注射痛、循环抑制
瑞芬太尼 1–2 μg/kg(IV慢推) 0.1–0.3 μg/kg/min 需持续输注 衔接术后镇痛
罗库溴铵 0.6–1.2 mg/kg(IV快推) 0.1–0.2 mg/kg/q20–40min 可被舒更葡糖拮抗
七氟烷 6–8%(吸入) 1.5–2.5%(吸入) 小儿诱导首选 避免低流量长时间使用
注意:麻醉药物需严格个体化 动态评估患者反应 及时调整剂量!
最后编辑于 03-22 · 浏览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