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伤寒论第二十四讲#淡豆豉#张仲景#伤寒论药物基本知识

发布于 03-18 · 浏览 357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伤寒论第二十四讲#淡豆豉#张仲景#伤寒论

药物基本知识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加工品。《本草汇言》称淡豆豉;《伤寒论》称香豉;《纲目》称淡豉。

中药学——淡豆豉---都吃标饭嫌鱼贵(豆豉表烦宣郁热)---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淡豆豉在《本经》无记载,至《伤寒论》始有记载,其主要作用是清里热,主治在阳明,故《别录》谓:“味苦,寒,无毒。”《千金食治》谓:“味苦甘,寒,涩,无毒。”其性味苦寒无疑,其作用主清里热,故《药征》曰:“香豉,主治心中懊恼也,兼治心中结痛及心中满而烦。”

值得注意的是,后世对豆豉的认识和应用出现三点不同,第一,认为淡豆豉有催吐作用,其原因亦有二,即一者与瓜蒂同用,辅助催吐;二者栀子豉汤煎服法有错简,即有“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10字,而认为豆豉有催吐作用,但多数临床家临床应用无催吐作用,故胡希恕先生指出“豆豉,主治心中懊恼,并不致吐。俗谓豆豉为催吐药,误也”。第二,认为淡豆豉有解表作用,已知淡豆豉性味苦寒,则当然主清里热,考后世用豆豉有多种,多以川椒、生姜等制,故认为其有解表作用,不过亦只是表里双解,淡豆豉原苦寒单用则无解表作用。第三,误认为豆豉补肾,如张隐庵谓“豆乃肾之谷,黑豆补肾虚而除烦”是牵强附会脱离临床之说。

因此可以明确,淡豆豉性味苦寒,主清里热,与瓜蒂、赤小豆相伍,辅助泄涌吐兼和胃气,如瓜蒂散;与栀子相伍,清里热和胃,除烦闷、心中懊恼、烦躁,如栀子豉汤类方。

药物特点述要

淡豆豉,味苦,寒。解热、去烦满、护胃和中药。主食毒郁结、烦满懊恼。

用法及用量

做煎剂,以后下,每用10~15克。豆豉不耐熬煮,过火则成粥失效,故当后下。——部分摘自《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经方用药初探》

伤寒 (21)

最后编辑于 03-18 · 浏览 357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