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如何制定临床补液计划|一文总结原

麻醉疼痛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03-18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1173 浏览

补多少?

  • 累积丢失量:估计病人入院前可能丢失水的累积量,第一个 24 小时通常只补 1/2 量。
  • 昨日丢失量:需考虑呕吐、腹泻、胃肠减压、肠瘘等导致的液体丢失,还有体温升高(体温每升高 1 度,每千克体重应补 3~5ml 液体)、气管切开呼气、大汗等散失的液体量。
  • 生理需要量:一般以每日 2000ml 计算。

补什么?

  • 晶体液:常用葡萄糖盐水、等渗盐水、平衡盐液等。
  • 胶体液:包括血、血浆、右旋糖酐等。
  • 补热量:常用 10% 葡萄糖盐水。
  • 碱性液体:常用 5% 碳酸氢钠或 11.2% 乳酸钠,用于纠正酸中毒。

怎么补?

  • 补液程序:先扩容,后调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扩容时先用晶体后用胶体。
  • 补液速度:一般每分钟 60 滴,相当于每小时 250ml,通常先快后慢。但心、脑、肾功能障碍者补液应慢,补钾时速度要慢,抢救休克时速度应快,应用甘露醇脱水时速度要快。

补液原则

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补液量

1.根据体重:[2ml/(kg·h)即 48ml/(kg·d)],一般为2500-3000ml.

2.根据体温:大于37℃,每升高一度,多补3-5ml/kg.

3.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

4.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若发热病人+300ml×n。

补液质

1. 糖:一般指葡萄糖,250-300g

  • 5% 葡萄糖注射液规格:100ml:5g,250ml:12.5g,500ml:25g
  • 10%葡萄糖注射液规格:100ml:10g,250ml:25g,500ml:50g

2. 盐:一般指氯化钠,4-5g

  • 0.9%氯化钠注射液:取0.9克氯化钠,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稀释到100毫升
  • 0.9% 氯化钠注射液规格 100ml:0.9g, 250ml:2.25g, 500ml:4.5g

补钠方法:

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补钠公式:

  • 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0.5>
  • 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
  • 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 ×0.035<女性为0.03≥体
  • 重(kg) ×[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1

注意:完全肠外营养时糖盐比例约为5:1.

3.钾:一般指氯化钾,生理量3-4g

  • 10%氯化钾溶液,规格:10ml:1g
  • 一般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加入萄糖注射液500ml
  •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 重度缺钾 <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补钾公式:

钾缺失(mmol)=(4.5-实测血钾)*体重(kg)*0.4

注:1g氯化钾=13.6mmol K

每日补钾量为:生理量 +钾缺失

补钾原则

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尿量在>30ml/h.(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100g糖=消耗2.8g钾。

4. 一般禁食时间3天内,不用补蛋白质、脂肪。大于3天,每天应补蛋白质,脂肪。

输液速度判定

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

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

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2.CO2CP正常值为22%-29%.

如未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可按5%碳酸氢钠每次溶液5ml/kg计算(此用量可提高10%容积)。必要时可于2-4 小时后重复应用。

注意

1. 根据病人的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重要的如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肾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来调整补液的量和质,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科专科会诊。

2.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对液体的需要,容量不足。如低血压,尿量少,等低容量的情况。注意改善循环。

3.根据化验结果:白蛋白,钠,钾,钙等,缺多少补多少(可以根据公式计算),补到化验复查基本正常。

4.失血性休克扩容应注意晶胶比例,不能只输全血,晶体宜选择生理盐水,晶胶比例为3:1.

5.禁食大于3天,每天补20%脂肪乳250ml.

6. 糖尿病,血糖高,补液时一定要记得加RI.根据不同情况:a:术后和外伤老年人,即使没有糖尿病,也要加RI,按5:1给,因为手术是一个应激,会有胰岛 素抵抗血糖升高。b:糖尿病病人,根据具体血糖情况。RI 4:1可完全抵消糖,再升高,如3:1可降糖。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分泌会诊。

安全补液的具体指标

安全补液有多个具体指标,可从压力、血管、脉搏、尿量及其他表现等方面判断:

  1. 中心静脉压(CVP):正常为 5-10 厘米水柱。CVP 和血压同时降低,提示血容量不足,需加快补液;CVP 增高、血压降低,表明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补液并结合强心药;CVP 正常、血压降低,可能是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可做补液试验,10 分钟内静脉注入生理盐水 250ml,若血压升高、CVP 不变,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CVP 升高则为心功能不全。
  2. 颈静脉充盈程度:平卧时颈静脉充盈不明显,意味着血容量不足;若充盈明显甚至呈怒张状态,说明可能心功能不全或补液过多。
  3. 脉搏:补液后脉搏逐渐恢复正常,显示补液适当;若脉搏变快、变弱,预示病情加重或出现心功能不全。
  4. 尿量:每小时尿量在 50ml 以上,通常表示补液适当。
  5. 其他:还需观察脱水状态是否缓解、有无肺水肿发生、有无心功能不全表现等,综合判断补液是否安全、合适。


需注意,任何公式都仅供参考,不能机械执行,要防止补液量过少或过多,过少可能使休克难以控制并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过多则会造成循环负担过重及脑、肺水肿,还会使烧伤局部渗出增加,利于细菌繁殖和感染。

为此,可根据下列输液指标进行调整:

在输液过程中,可依据以下多方面指标对补液进行调整:

  1. 尿量:成人通常应维持每小时尿量 30 - 40ml 。若尿量低于 20ml ,需加快补液;高于 50ml 则应减慢。对于有血红蛋白尿的患者,尿量要求相对偏多;而心血管疾病、复合脑外伤或老年患者,尿量要求相对偏低。尿量在肾功能正常时,能较好反映循环状况。
  2. 神志状态:患者安静、神志清楚且合作,说明循环良好。若出现烦躁不安,多因血容量不足致脑缺氧,需加快补液。但当补液量达到或超过一般水平仍烦躁不安,要警惕脑水肿。
  3. 末梢循环:末梢循环良好,且脉搏心跳有力,是补液合适的表现之一。
  4. 口渴程度:无明显口渴为正常。若出现烦渴,提示需加快补液。
  5. 血压与心率:需维持收缩压在 90mmHg 以上,脉压在 20mmHg 以上,心率每分钟 120 次以下。脉压变动相对较早且可靠,可作为判断循环情况的重要依据。
  6. 血液浓缩情况:原则上应避免明显血液浓缩,但严重大面积烧伤早期,血液浓缩常难完全纠正。若血液浓缩不明显且循环良好,无需强行纠正至正常,以防输液过量。
  7. 呼吸状况:呼吸平稳为宜。若呼吸增快,需查明缺氧、代谢性酸中毒、肺水肿、急性肺功能不全等原因,并及时调整输液量。
  8. 中心静脉压:血压低、尿量少、中心静脉压低,表明回心血量不足,应加快补液;中心静脉压高但血压仍低,且无其他原因解释时,多提示心输出能力差,补液需慎重。对于补液量较多且影响中心静脉压因素复杂的情况,可考虑测量肺动脉压(PAP)和肺动脉楔入压(PWAP),以更准确了解心功能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众多输液指标中,全身情况最为关键。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迅速准确。同时,要保证静脉输液通道良好,必要时建立两个通道,便于随时调整输液速度,保证均匀补液,防止输液中断。

别忘了补镁

补钾口服后一般在 72 h 后血钾即上升,如果服后 96 h 血钾仍未上升,则应怀疑有镁缺乏。

这是因为当镁离子缺乏时,Na+-K+-ATP 酶不被激活,肾小管细胞则不能泵入 K+ 和泵出细胞内 Na+,可能导致肾脏排钾过多。所以此时即使补钾,也是做无用功。同时,低镁还可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释放,造成低钙血症,所以低钙血症的患者,也要考虑是否由于镁缺失引起,而同时给予补镁。

补镁方法:

如果血镁低于 0.5 mmol/L(正常值为:0.75~1.02 mmol/L),则应给予补镁。肌注法:25% 硫酸镁 2 mL 肌注,第 2 天注射 2 次,第 3 天注射 1 次。口服:10% 的硫酸镁口服,3 g/次,每 6 小时 1 次,共服 4 次。

6 10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