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伤寒论第二十三讲#栀子#张仲景#伤寒论

发布于 03-14 · 浏览 399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中药学——栀子---侄子卸货厨房,请李师谅解(侄子泻火除烦,清利湿凉解)---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经方主用于阳明里热证,如配黄柏清热利湿;配茵陈蒿、大黄利湿退黄、除烦,治湿热黄疸;配豆豉清心除烦。相关栀子各方证无不彰显栀子清心除烦之功及利湿退黄之力,阳明里有郁热见心中懊恼、虚烦不得眠、身黄发热、小便不利者均可配伍使用。然栀子清热泻火,而不宜于虚寒证,病人久有大便溏泻症,乃中虚多寒,故不可与栀子为主的配剂。


《神农本草经》谓:“栀子,味苦,寒。主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渣鼻,白癞,赤癞,疮疡。”洁古云:“栀子,性寒味苦,气薄味厚,轻清上行,气浮而味降,阳中阴也。其用有四:去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疗风热,是为四也。其气寒禀冬寒之水气,除胃中之燥热,又苦味之涌泄以清心,心肺之热即清,则阳中有阴而胃热自除矣。”


胡希恕先生认为:“栀子苦寒,消炎药,消炎解热,通利二便。主充血或炎症而见剧性心烦、发黄、懊恼不得眠者,亦主吐、衄、下血、胃肠热证。栀子解热,类芩、连、柏,但与三者有别。三黄均有收敛作用,而栀子不敛且利二便,治烦相当有力,消炎作用也突出。”


药物特点述要


栀子,味苦,寒。降泄,善清三焦之火,尤善清心,为治热病烦闷之要药。其性清利导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又为湿热黄疸所常用。既入气分而泻火解毒,又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以治热毒疮疡、血热出血。此外,外用消肿止痛,可治跌打损伤之肿痛。


用法及用量


做煎剂,每用6~9克。


——部分摘自《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经方用药初探》

previewplay video
伤寒 (21)

最后编辑于 03-14 · 浏览 399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