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Innovation | BRCA1高表达是LUAD的潜在独立预后生物标志物,并且与免疫浸润相

点击此处获取完整论文原文
英文关键词:
cancer subtype classification | deep learning | molecular subtype | multi‐omics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 transcriptome‐proteome‐methylome association analysis
中文关键词:
肿瘤分型、深度学习、分子亚型、多组学生成对抗网络、转录组-蛋白组-甲基化组整合分析
摘要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 BRCA1)通过DNA损伤修复调节细胞对应激的反应,在乳腺癌和卵巢癌中突变频率较高。然而,BRCA1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预后价值的研究结果尚存争议。本研究通过对公共数据库和相关文章中的临床、病理、生存、免疫浸润和BRCA1表达数据进行分析,探究BRCA1对NSCLC的预后指示作用及其与免疫浸润的关系。结果表明,BRCA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NSCLC中相对正常组织明显增加。虽然BRCA1表达高低与NSCLC患者、肺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未显示出显著相关性,但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UAD)中,BRCA1表达上调的患者具有缩短的OS及PFS。Meta分析和NSCLC组织芯片检测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高表达BRCA1提示LUAD患者预后不佳,且为独立预后因素。机制探究显示BRCA1表达水平与肥大细胞、CD8+ T细胞及诱导性树突状细胞的浸润呈负相关,而与Th2细胞浸润呈正相关。综上,BRCA1高表达为LUAD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发挥作用与肿瘤免疫浸润相关。

(点击图片即可免费阅读、下载全文)
精华内容
- 该研究通过TCGA、GTEx、HPA数据库对BRCA1在转录组和蛋白水平进行了泛癌及肺肿瘤的表达分析。
- 应用TCGA和GEO数据,发现BRCA1表达水平虽与NSCLC预后无显著相关性,但根据组织学亚型进行分层分析,观察到BRCA1表达上调的LUAD患者预后不良,且为LUAD的独立预后因素。
- 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筛选出17篇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含19项研究,2765例患者)进行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对生物信息学结果进行验证。
- 将NSCLC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患者临床及随访信息进一步验证BRCA1对LUAD的预后预测作用,结果与前一致。
- 探索BRCA1影响LUAD疾病转归的潜在机制,发现BRCA1高表达与LUAD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浸润密切相关。
如何引用
Guo, F., Li, C., Liu, S., Li, Z., Zhai, J., Wang, Z. and Xu, B. High BRCA1 expression i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biomarker in LUAD and correlates with immune infiltration. Cancer Innovation. 2023;2: 91-95.
通讯作者介绍

徐兵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GCP 中心)主任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北京肿瘤学会理事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理事长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志武
▸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唐山市人民医院 放化疗二科主任
▸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 访问学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河北省抗癌协会青年理事
▸唐山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等荣誉称号
关于期刊

▸Cancer Innovation《肿瘤学创新(英文)》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与 Wiley战略合作下出版的一本跨学科的开放获取(OA)英文期刊。
▸Cancer Innovation是一本聚焦于肿瘤医学前沿的英文期刊,致力于促进医学与工学、信息学、药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引导肿瘤专业与心血管、呼吸、神经、生殖等跨专业融合。
▸Cancer Innovation已入选“2022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已被国际知名数据库ESCI, PMC, Scopus, DOAJ, CAS收录。
▸Cancer Innovation名誉主编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院长詹启敏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健院士共同担任,主编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担任。
▸期刊发表论文类型多元,包括Original Article, Review, Clinical Guideline, Technical Report, Case Report, Commentary, News, Study Protocol, Meta-Analysis, Letter与Editorial。
▸Cancer Innovation将对2025年1月30日之后投稿的文章收取文章出版费(APC);在此日期前的投稿,在同行评审中及已接收的稿件APC仍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或清华大学来承担。
最后编辑于 03-14 · 浏览 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