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与“六脏六腑”之争(二)!

关于“三焦”,人们至今仍没有走出其“有名无形”的桎梏,胰腺的中医归属更是茫然无绪、争议颇多!
“三焦”的帽子底下,到底是个什么脏腑呢?
人们常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内经》又说“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现在我们都知道,胰腺的疾病多属于危急重症!临床多极难错手,稍有闪失,或稍有怠慢,后果多不堪设想!胰腺炎、胰腺结石、胰腺癌等等都是疑难问题,预后多不良。
胰岛素被发现,至今已经有百年的时间了,亦未见有人能走通这条路把糖尿病彻底治好,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胰腺的问题,为何如此严重,又波及甚广?另一方面,我们又为何在应对胰腺的问题时,又缺乏有力而且有效的措施呢?
今天我们这里介绍一位民间中医的观点,这位民间中医,就是安徽省马鞍山的蔡长福老先生。蔡先生解放后参加解放军,退伍后,拜师孟礼冬先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思考,蔡先生既无学历,又无行医执照,早年行医经历倍受艰辛;偶然机缘,获得黄煌教授和李赛美教授的高度认可和极高赞誉;《步入<伤寒论>之门》的作者,温兴韬先生,既是黄煌教授的高足,又是蔡先生的入室弟子!先后向多位同门博士、中医学子推荐蔡先生,使众人得以列入蔡师门墙。
有蔡师弟子撰文,列举了蔡师的十大医学贡献,本文内容即是摘自蔡师相关文章。
蔡师认为:
所谓的“三焦腑”,就是十二指肠;
《伤寒论》之中的“谷疸”之“谷”,就是胰腺!
三焦与谷脏,相表里!
当然,这也仅是蔡师的一家之言,争议自然不可避免!
有人说;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瞎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瞎实践!
蔡师的这个认识,既有理论,也有实践!很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和学习。
我本人,是医科大学科班出身,后来又参加过“国家西学中班”的学习,我非常认可蔡师的观点!
非我而是者,吾师也;
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谄谀我者,吾贼也。
最后编辑于 03-12 · 浏览 533